還沒等他們回過神來,李戰掉頭回來,從三機編隊的上方進入,機頭方向和他們保持一致,迅速的開到前麵去,然後下降高度。
他說道,“第三訓練小組,任務完成了,你們繼續訓練,幺洞脫離編隊跟我走。”
說完這句話,李戰的左手拍了拍左邊的座艙蓋,在唐磊磊左翼的張雪陽看到了這個手語——想看不到都不行,白色勞保手套非常的醒目,他迅速向左掰杆,08號殲-11A翻著肚皮左轉脫離了。
李戰用右手去拍右邊的座艙蓋,在唐磊磊右翼的曹複飛向右翻肚皮迅速脫離。
於是就剩下了李戰和唐磊磊,隊形是標準的長僚機隊形。唐磊磊緊緊盯著李戰飛,讓自己處於正確的了解位置上。在編隊飛行中僚機不管導航,他們隻會盯著長機的動作或者接受長機的指令。在飛行表演、空中分列式中有一個飛機叫基準機,是所有編隊飛行飛機都要參考的位置基準機,以此來確保編隊達到要求。
空中隊列行進與地麵隊列行進本質上是一致的,基準機就是地麵隊列裏的基準兵,所有的動作以他為基準,尤其是距離。
從理論上來講,隻要僚機緊盯著長機飛行,始終保持相對位置不變,那麼整個編隊就是一個整體,永遠不會發生相撞事故。一定程度上僚機要飛好並不容易。隨著編隊飛機數量的增加難度是翻著滾增長的。
多年以前八一飛行表演隊最讓人稱道的表演項目之一是大機群編隊飛行表演——九機密集編隊。後來這個科目取消了,其中一個重要原因就是因為難度非常非常之高,危險性非常非常之大。
李戰在北庫搞過密集編隊低空突防,雖然編隊飛機數量不少,但是不用做特技動作所以相對來說難度沒有八一飛行表演隊的九機密集編隊特技飛行那麼高。
李戰和唐磊磊進入了警戒巡航狀態,他們沿著030航線向東北方向飛,深入國際空域三百公裏之後調整到了180航線,與五百多公裏外的海岸線呈平行線,飛行了二十分鍾後轉入210航線。
這個時候大指接到了空司下達的臨時性對抗演練命令,命令是由海司通過空司進行轉達的,所以說大指的值班人員們隻能心疼自己的航空兵部隊沒撈著這一次臨時性對抗演練任務。
李戰接到了命令,準備多時的他給唐磊磊下達指令:“幺洞,開加力超音速,五分鍾到達戰場!”
“明白!”唐磊磊幹脆利落的把油門杆推到底打開了加力,然後他就看到李戰的588號殲-15的兩個句話已經張到最大噴射出強大的尾焰狂奔了起來。看上去就像是火箭發射升空助推器脫落後火箭主體突然加快向太空竄!
唐磊磊嚇了一跳心裏暗道一哥這麼快!
他連忙的催動戰機追上去,很好的保持了一定的高度差,就是飛得比長機要高一些,他擔負的角色是掩護,必要的時候他就是主攻手。可是唐磊磊突然發現自己和長機之間的距離在慢慢拉大,他心裏一急連忙喊道:“五八八,你速度太快了我追不上!”
李戰已經注意到這個情況了,他驚訝地發現還有百分之七十燃油餘量的殲-15的加速性能這麼猛!唐磊磊駕駛的10號殲-11A也是滿油,但是之前李戰做的機動更多、單位時間裏飛的航程更長所以唐磊磊的燃油消耗比李戰的要多一些。
戰機輕了加速自然更勝一籌。
問題在於李戰敏銳地感覺到不僅僅是重量的問題,他是有豐富殲-11係列戰機使用經驗的,同等情況下殲-11A絕對沒這麼優異的加速性能,殲-11B也許都會差一些。
李戰認為是氣動布局和發動機的關係,殲-15多了一對前置鴨翼,並且所采用的發動機性能更好。殲-15的短距起飛能力和強大的發動機有很重要的關係,尤其要求發動機達到最大推力的時間要更短。
眾所周知,發動機達到最大推力的時間越短加速性能越好。也許在最大飛行速度(包括巡航高度、海平麵高度)這項技術指標上殲-15和殲-11差別不大,但是前者的加速性能更好。
加速性能在空戰中是幾甘(多麼)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