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章 關於獎勵(1 / 2)

要不是有這些鮮明的對比,徐鐵柱沒把握,更沒依據寫那麼詳盡的數據上交,他又不是滿腦子功名利祿的劉主任。

林大為本就不是愛擺官架子的人,他農民子弟出身,哪怕當了公社書記,每次休假回家都會幫家裏下地幹活。

徐鐵柱他們看著林大為下地幫忙收稻穀,二話不說地擼起衣袖,一道下地幹活。

不知從哪兒聽到風聲的記者跟著過來了,他們趕過來時正好看到林大為等一眾公社領導下地收水稻的畫麵。

負責攝影的人不必多言,立馬拍照,各種角度多拍幾張!

公社領導們跟社員一道齊心協力忙夏收,多積極正麵的報告啊。

記者同誌先後采訪了公社領導和正在地裏忙活的社員們,從他們口中得知林大為等人並未提前通知,而是來到了直接下地幹活。

記者同誌感動極了,筆下唰唰寫了數句讚美公社領導的話語。

等那幾塊徐廣田換了秧苗的水稻田收起來了,林大為迫不及待地要打出穀子,他希望在今天能拿到最新的數據對比。

畢竟記者同誌就在這裏,他們不需要再花時間和精力請記者同誌過來,然後再演示一番大豐收的場麵,直接用最原始的形象來記錄這激動人心的時刻。

林大為同樣是種田的一把好手,他雖然沒有徐廣田那麼豐富的經驗,但是他親自去收的稻田不少了。

向陽村這幾塊水稻田長勢極好,跟旁邊的水稻田比起來,太過鮮明了。

在林大為的強烈請求下,記者同誌和負責攝影的同誌沒有走,而是等著兩塊水田的產量對比。

同是五分地,同一天下的秧苗種下去的。

最終得到的產量卻大不相同,記者同誌暗示了下林大為,要不要把數據寫得更大些。

林大為義正言辭地拒絕了記者同誌的好意,他吃了劉主任的虧,不敢再著投機取巧,瞎搞了。

他希望記者同誌能記錄下真實的原始的數據,為他們日後的報告打下堅實的基礎。

記者同誌嘴角帶著笑,她其實不喜歡搞這些小動作,但先前的那些領導總愛讓她們這些小蝦米搞小動作。

人在屋簷下,不得不低頭。

這會兒林大為堅持用原始的數據,記者同誌心裏的大石頭擱下了,很是痛快地唰唰幾筆,記錄了公社書記林大為的話語,並讚揚了他的公正嚴明。

最終結果新鮮出爐——經過徐廣田新的育秧法子種植出來的水稻,五分地增產了將近兩百斤!

雖說比不上徐廣田那塊三分大的試驗水田,但這麼高的增產比例,依舊讓在場的人歡呼起來!

去年旱災非常嚴重,因此,這次的增收基數比較不是用去年的。

而是用向陽村曆年的最高糧食產量記錄作對比!

簡而言之,經過徐廣田新式秧苗培育的水稻田比曆史最高產量記錄,還增收兩百斤!

林大為激動得臉色潮紅,他當眾感謝了徐廣田和盛夏兄妹倆,感謝他們的努力培育出了增產增收的水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