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旭有了一個主意。
在次日升早朝,那些大臣們告訴他前往紫霞國的使臣人選的時候,他便說道,“此事事關重大,關乎我宣國的安危,朕決定,親自前往。”
聽到趙旭此言,朝中眾臣紛紛大驚失色,急忙相勸。
“陛下不可!陛下乃萬金之身,怎可以身涉險?”
“陛下離開王都,國事由誰來坐鎮?”
“一國之君不可輕易離開王都,紫霞國至今動向不明,萬一趁此機會扣留陛下,那……”
說話的,都是些想要挾天子以令諸侯的眾臣,而有的,則開始想到萬一趙旭遭了殃,誰來接管這無上的權利。趙旭至今為止還沒有子嗣,也沒有親兄弟,所以也就隻能夠趙堂兄弟家的侄兒們來即位,腦子轉的快的大臣,已經開始想人選了。
對於下麵這些熱難得想法,蕭瑄或許知道,又或許不知道,但這都影響不了他的決定,“朕意已決,眾卿家不必再勸,朕不在的這段時間,就由朝中極為重臣共掌,左不過有太後留下的章程在,凡事都商量著來吧。”
蕭瑄點的那幾位重臣,都是在蕭太後去世後,爭奪權利最為明顯的幾位,也是最有潛力做權臣的,雖然會導致他們互相牽製不能獨大,但到底是走出了第一步。因此,這幾人都不由得大喜,連跟隨他們幾位的小官員,也是高興不已,幾人不再阻攔蕭瑄,忙不迭的下跪高呼萬歲,連稱陛下聖明。
這還是蕭瑄執政以來,第一次見到所有大臣們如此齊心。這讓他不免又覺得齒冷,想法更加的堅定起來。
青黛自那日跟成功墨煜傾訴過心事之後就輕鬆了許多,也不再刻意躲避他,兩人的相處又回複了往日的自然。
她想要手刃仇人,可是成功墨煜卻勸她道,“無需為了那種人髒了自己的手,你想要做什麼,由我代勞就好了。”
而後,大牢裏便傳來了一則消息,說是趙靜安瘋了。
青黛起初不解,想了想也就明白了,趙靜安如此心高氣傲之人,最大的夢想是統一天下,他怎麼願意承受失敗?而且,他又是中宮嫡子,又當了多年的太子,後來更是一國之君,如今淪落為階下囚,連最低等的獄卒都可以對他任意打罵,這樣的心理落差,自然不是趙靜安所能承受的。
所以他瘋了,隻有瘋子才能承受這樣的活罪。
青黛又去了一次大牢,趙靜安卻是不在牢房裏,而是被關進一個精鋼鑄成的鐵籠子裏。牢頭張二狗解釋說,是因為普通的牢房圍欄都是木質的,而趙靜安發瘋的時候會去咬,而且還會咬壞。
但是這個精鋼鑄成的籠子並不大,人在裏麵又不能站直躺平,老張頭又解釋道,精鋼產量少又貴,都要拿來製作武器,不可能有太多的富餘來製作監牢。
此時的趙靜安,正在那裏麵喃喃自語,“朕今日一統天下,正該普天同慶,來人啊,拿酒來!”
青黛再次看向趙靜安,“他這又是怎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