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於前一天熬到深夜,顧孟縈早晨就起不來了。所幸大家都守夜,故起得都比平時晚。辰初一過,白芷就過來把顧孟縈從溫暖的被窩裏挖出來,利索地幫她穿好拜年的紅色襦裙,抓兩個發髻,帶上紅色的紗花,顧孟縈一看這不是前世年畫裏女童的打扮嗎?還真是喜慶。
收拾完之後,顧孟縈喝了碗熱熱的杏仁茶,由白芷抱著去正院給顧孟縈父母拜年,大郎君早就去了正院等著接見附近來拜年的鄰居,給來拜年的小郎君和小娘子們人發紅包。
顧孟縈一到正院,嗬,好多小男孩,隻有寥寥幾個小姑娘吃著糖在院子裏跑著玩。他們一見顧孟縈,都停下來看著她,有一時的冷場。顧孟縈還不知道怎麼回事,就聽見一個小孩小聲說:“小啞巴還真好看。”顧孟縈決定給他們一個驚嚇,大聲叫到:“誰說我是啞巴?我才不是小啞巴呢!”話音一落,大家立馬嘰嘰喳喳說起來,原來她不是啞巴啊,一個流著鼻涕的小男孩跑過來對顧孟縈說:“小啞巴,你真好看,長大了我要嫁給你。”尼瑪,什麼鬼?還穿著開襠褲竟然就想到嫁人了?顧孟縈立馬反擊道:“哼,你竟然還叫我小啞巴,我才不會娶你這個鼻涕蟲呢!”然後一臉傲嬌地走進了正屋。
正屋的大人們看到這一幕都被逗得哈哈大笑,直言顧玉兒和大郎君好福氣,生了兩個漂亮的女兒。顧孟縈一到正屋,先給父母磕了個頭拜年,祝他們身體康健,事事順心。然後又給屋子裏的大人們作揖拜年,他們都誇她懂事可愛,直說顧家主和大郎君好福氣。
送走鄰居們,二郎君領著孩子們也從鄰居家拜年回來了,其實拜年也是一種相看,特別是大娘子和大少郎君都到了說親的年紀,二郎君為此操碎了一顆“慈父心”。一家人到齊簡單地吃了朝食。車夫們早已準備好了車馬,一吃完飯大家就出發回顧家灣。今年該五郎君留下來看家,其餘人都要回鄉。他將六郎拜托給妻主。一出門,顧玉兒把六郎扔給大郎君,於是大郎君、顧孟縈和六郎坐一輛車,大郎君讓白芷在一旁幫忙照看。顧玉兒帶著二郎君、大娘子和大郎坐了一輛最豪華的大車,大郎君的馬車緊隨其後,隨後是三郎君和四郎君及三位少郎君的馬車,隻帶少數幾個仆人,他們帶著禮品分坐了兩輛車,一行人浩浩蕩蕩地前往顧家灣。
那是顧家族人聚集之地,顧家目前的族長是顧玉兒的大姨,顧玉兒大姨是嫡長女,繼承了顧家在顧家灣的家業,成了顧家的族長。顧孟縈的奶奶是庶出,娶了個年長十多歲的夫君,夫君帶來了大量的嫁妝,分家單獨立戶後,他又給妻主納了兩個能幹的側夫,大家齊心協力,在龍陽縣經營出一大片家業,比顧玉兒大姨繼承的家產還多。為此,每年返鄉祭祖都要帶大量的禮品分發給族人。
顧家灣離縣城約一個時辰的路程,很快就到了顧家灣。一進村就看見一大群人等在村口,顧玉兒的馬車還沒進村,就有人跑過去告訴族長。顧玉兒和大郎君的兩輛車子一直駛進院子裏,其他人的馬車都停在外麵寬敞的地方。顧孟縈在窗口看到一個慈祥的老奶奶站在正堂門口笑著看著他們,大郎君悄悄告訴顧孟縈說這就是大奶奶。看著他們從馬車上下來,和他們笑著打招呼。顧孟縈規規矩矩地給大奶奶磕了頭並祝她新年吉祥,福壽安康。大奶奶很高興地扶起顧孟縈,說她是個好孩子,病好了,看著也機靈了。單給她拿了個小銀元寶,顧孟縈開心地收下了。顧玉兒和她大姨感情挺好,一點兒也不生疏。和堂姐及堂妹關係也不錯。
顧玉兒讓管家將帶回來的禮物搬進院子裏,拿出幾匹顏色不同的絲綢遞給大姨和姐妹們,將絳紅和靛藍的兩匹軟綢布遞給她大姨。又拿出兩匹細軟的精織棉布給她大姨說讓她裁製裏衣穿,既軟和又吸汗,最適合當裏衣了。大奶奶笑地合不攏嘴,忙誇她孝順能幹,又問她今年生意如何?坐定吃茶,一陣寒暄,族長看人到的差不多,就宣布開宗祠,帶著全族人去了顧氏祠堂。
顧氏祠堂位於顧家灣的西北部,位置比較高,看著莊嚴肅穆。外麵的場地很大,已經有人在忙碌的擺桌子和凳子了,看來一會兒祭祀完大家還要一起坐下來吃飯。
顧家灣人數不少,但由於女子為家主,女子本就稀少,所以很難形成大家巨族,這也是統治者的高明之處。女子因稀少而繼承香火,所以一般家族都不會太大,男子人數雖多,但成年後都要嫁人,女子娶夫,生的女孩畢竟有限,家族不會快速繁衍發展。一般很難形成特別大的世家巨族來影響政治,家族小而分散,反而更有利於統治和管理,所以這一百多年才會一直和平發展,少見爭端。顧孟縈想起看過一則大家族的故事是說唐宋朝時期有江州義門陳氏聚族而居,創造了3900餘口、曆15代、330餘年聚族而居、同炊共食、和諧共處不分家的世界家族史奇觀,是中國古代社會中人口最多、文化最盛、合居最長、團結最緊的和諧大家族,成為古代社會的家族典範而名動朝野。後宋仁宗在文彥博、包拯等重臣上疏建議下,將義門陳氏族人分遷全國72個州郡(144縣),分析成大小291莊(另加43官莊共334莊)。從此,一門繁衍成萬戶,萬戶皆為新義門。這在大瞾是不可能的。一家有四五個女兒的並不太多。很多未生女兒的家庭還需要過繼自己兒子的女兒,或者從姐妹的女兒中過繼,這樣家族就更分散了。家裏女兒多的,女子娶滿夫郎,父母在世的時候分不分家看父母的主張,父母過世之後,一般很快就分家了,這樣可減少家庭矛盾。官府對女子的保護是方方麵麵的,女孩一出生就要到官府報戶口並領取獎金,獎金雖然不多,但添喜慶。女子長到六七歲,可去女學讀書,還可以科考從政,比較自由。除了叛國和謀反,女子一般是不會判死刑的。女子犯了重刑罪,會被判到女樓服刑,終身不得贖。根據犯罪輕重,在女樓裏服役的年限也是不同的。在女樓裏女子是沒有自由的,還要不停地給金主生孩子。沒有孩子的家庭或退伍老兵及喪偶鰥夫隻要出得起拍賣價格就可以要求女樓的女子給他生孩子,孩子生出之後就會被人抱走,母子從此不相見。女樓裏老了沒有生育能力的女子會被送到紅樓裏接客,每天要接多少客人,都是要完成任務的,一天除了吃飯睡覺就沒有獨處的時候,和平民女子的嬌寵生活相比真是地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