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於張眉非要和孟縈在一起,扒著孟縈不讓走,她爹爹見女兒難得有個要好的玩伴。極力留下大郎君一起吃晚飯。張家的晚飯和中午飯差不多,滿桌子的大魚大肉,吃的大郎君直皺眉頭。
大郎君是郎中,很注重身體調養和養生,所以看起來比同齡人要年輕許多,體型也保持不錯。他並不認同張家的飲食習慣,覺得飲食無度於身體有害。
梅財主看大郎君吃的素淡,張羅著讓大郎君吃肉喝湯。大郎君道:“晚食宜少不宜多,宜清淡不宜油膩,否則不利養生。”
梅財主說:“我也不想吃那麼多,長那麼胖,可架不住餓啊。”
張家娘子也點頭稱是。忙問大郎君有無法子讓他們不那麼饞。這些年他們生活無憂,心寬體胖,一日比一日胖起來,走路都氣喘,更不願意動彈了,可待著不動依然會覺得餓,反正張家有錢,吃喝不短。放開了肚量吃,就長得更胖了。
大郎君飯罷,給他們把了把脈,覺得他們身體需要好好調理,要不然恐怕影響壽數。
孟縈腦子裏突然冒出針灸埋線減肥效果不錯,想要得知怎麼想到的,卻又一陣恍惚。於是跟爹爹提議說:“可不可以用針灸刺穴的方法控製食欲,再配以湯藥排出他們體內多餘的廢棄物。食欲控製住了,就不會產生饑餓感,見到油膩的東西都會覺得倒胃口,用湯藥排毒養顏,雙管齊下肯定能讓他們調理好身體,做到輕身延年。”
大郎君聽了孟縈的提議,兩眼放光,覺得女兒能繼承自己的衣缽,說不定將來還能像她外祖父一樣成為一代名醫。
大郎君從隨身的藥箱裏取出出紙筆,記下了梅財主夫婦的脈案,說回去思考一下如何給他們調養身體,讓他們明天上午抽時間去德濟堂一趟。
孟縈要走,張眉跟著她要上孟家去,他爹爹真是拿她沒辦法。讓孟縈留在自己家裏,孟縈又舍不得爹爹,還要回家準備明天上學的用具。於是她和張眉約定明天一早在鹿鳴書院門口見,這才依依惜別,從張家出門返家。
大郎君回到家,拿出脈案參詳了半天,和孟縈道:“縈兒是如何想到用針灸刺穴來減重的?”
孟縈一臉懵懂地搖了搖頭說:“我也不知道是如何想到的,就是靈光一閃,腦子裏就出現了。我好像還記得有一則小故事是說魏文侯求教於扁鵲,詢問他家兄弟三人中誰的醫術最好。扁鵲如實回答,在他兄弟三人中,大哥的醫術最好,二哥的醫術次之,他的醫術最差。魏文侯大惑不解,為什麼你自以為醫術最差,而名聲卻聞於天下呢?請扁鵲予以解釋。扁鵲回答道:大哥治病,在病情尚未發作前就施法將病根予以了鏟除,其醫術高超外人不知道,隻有家人知道,所以沒有名氣。二哥治病,是在疾病初起,症狀表淺時施治,雖藥到病除,但鄉裏人認為他隻是會治小病的醫生,故名聲不大。而我治病,都是在病人病情危重、痛苦萬分之時予以施治,分別應用針灸、藥物內服外敷,甚至動用手術,均能夠使病情轉危為安,逐漸痊愈,大家都認為我的醫術神奇,所以能名聞天下。是這樣的嗎?爹爹。”
大郎君點頭稱是。又問道:“縈兒是否願意學醫?”
孟縈一想到脈象那麼玄乎,穴位和藥草配伍那麼複雜,嚇得趕緊搖了搖頭。不過還是給大郎君提議,從梅財主和張家娘子的調理減重一事入手,可試著建一家養生館。時人都有些諱疾忌醫,但養生保健一般人都不會拒絕。這些年朝堂平穩,四鄰順服,百姓安居,胖子逐漸多了起來。雖說時下以肥為美,但這個肥隻是微胖健美,而非真正的肥碩。另外還有些脾胃不調之人需要調理身體,就算沒病,推拿按摩讓身體舒適也會有人願意接受。
大郎君表示可以考慮,等先看好張家娘子和梅財主再說。
第二日,孟縈吃過朝食,帶著自己美美的書袋,和大郎君一起往書院走去。因為今天是第一天上學,大郎君專門在去坐診之前,送孟縈到書院。剛到書院門口就看見張眉跳下馬車,大聲叫道:“縈娘,縈娘,你怎麼才來,我都等你好久了。”孟縈心道我來的也不晚啊。
“昨天你說我們今早在書院門口見,我早上一起來,就想著早點來,這樣就可以早點見到你,和你一起玩了。”她又急著說道。
張家七郎這才從馬車上下來,拉著她給大郎君行了個禮。孟縈也給七郎問了聲早安。
白芷和張眉的侍奴金元拿著兩人的通知書交給門房看。門房讓他們幾個進去。一行人進到鹿鳴女學,先找到管教務的夫子,讓孟縈和張眉領了書本,跟著院裏的書童去教室準備上課。
孟縈和張眉拜別大郎君和張家七郎,先去教室了。大郎君和張家七郎再去辦理繳費事宜和學堂接送的注意事項。
孟縈和張眉都在前院上課,兩人的教室相鄰。這樣就算兩人不在一個班,離得也近,課間休息時也可以一起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