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六章 放下前緣(1 / 2)

夜半,白芷起來看孟縈,見她已經不燒了,睡得安然,也放下心來。他照顧孟縈將近六年,最是了解她。她身上的每一寸肌膚他都熟悉,隻是不知道她夢裏究竟經曆了什麼,讓她那麼悲痛欲絕。他希望她能一直活得簡單快樂,無憂無慮,而不是憂思深重,莫名悲傷。

第二日,大郎君做完早課,帶著孟縈去向慧定大師辭行。孟縈一見到慧定大師,知道他就自己夢中見到的那個老和尚。他笑著對大郎君道:“施主,你家女郎萬不可早婚,年過十七方可定親成婚,否則於雙方皆有不利。”

一聽對自家女郎不利,大郎君忙虔誠地點頭應承。

慧定大師又單獨留孟縈說話,他看著孟縈就好像能看透她的靈魂。孟縈一時不解,大腦不受控製似地脫口而出道:“大師,我前世雖未日行一善,但也從未作惡,你為何拘我神魂?”

“施主誤會了,老衲並未拘禁你神魂。一切皆如你所知,你於這世間自有一段因緣,需要你來渡緣。如今你前世已了,希望你不要再糾結前緣,要做到既來之則安之。你佩戴的那顆金珠是定魂珠,並非拘禁你神魂的法器,如今它已開裂,於你已無甚大影響。”

孟縈這才恍然,虔誠拜謝完大師後出門。

隨後,她和大郎君帶著隨從往武陵迤邐而去。

孟縈回去後,仔細整理了一番思路,重新思考未來該如何走,而不像從前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鍾——得過且過。,以前總有些懵懵懂懂,思路不清。現在什麼都能想起來,是不是要重新規劃一下未來?

按照爹爹對自己的安排,肯定是要科舉出仕,光耀門楣。這也不錯,目前有個翰林出身的夫子已經占了很大優勢。過了秀才考試,鄉試今年九月份就有一次,由於之前何夫子沒準備讓自己參加,今年肯定是不行了。三年後參加鄉試正好十五歲多,如果通過了考試,緊接著下一年三月份參加會試,等考完會試也才十六歲多,正是青春正茂,風華少年。爹爹的安排不錯,孟縈很感激大郎君做事能夠做到未雨綢繆。

另外還要繼續跟著爹爹學中醫,以前有些懵懂,害怕困難,學得並不自覺。現在頭腦清醒,更要認真學好中醫。鍛煉身體還是一如既往吧,這輩子做不了武林高手,自保至少還是要的,好在練武時間早,基礎很牢固。孟縈覺得爹爹真是自己的貴人。

孟縈花了幾天晚上將自己能想起來的各類知識和帶孩子學習的科學實驗知識都寫了下來,關鍵部分都用英文和拚音雙標注記錄下來。然後塞到了牆縫裏,她怕自己以後會忘記這些知識。、

至於上輩子那些糟心事,孟縈就當做被狗咬了。

這輩子要好好活著,不要再那麼憋屈了,好在這輩子有個好爹爹,有親人疼愛總是幸福的。慶幸自己生活在女子為尊社會,否則還真是壓抑。

至於至少要娶三個夫郎,既然所有女子都一視同仁,沒有例外,那自己就完成最低任務好了。把娶三個夫郎當國家交給每位女子的光榮任務,這一想法,讓孟縈心理壓力驟然小了很多,接受起來也就沒那麼困難了。再說了,她現在還小,車到山前必有路,船到橋頭自然直。未來的事情,未來再煩惱,過好當下最重要。

何夫子覺得孟縈病了一場之後,好像比以前開竅了,也懂事多了,願意下苦功夫學習,不像以前總要有人督促才能完成課業。現在孟縈學習是不用揚鞭自奮蹄,完全自覺自發。她的學習態度讓大郎君和何夫子感到非常滿意。

放收割假的時候,李君成特意回來找了孟縈一趟,他九月份要去省城襄州參加鄉試。

看著十七歲的翩翩少年郎,長身玉立,風華初現,孟縈見了他有些不好意思了。以前一起玩耍時,君成哥哥長君成哥哥短地叫,沒覺得有什麼,現在忽地覺得自己有些老牛啃嫩草了。想著這俊俏小哥將來是自己碗裏的,可以這樣那樣,還真是心裏美。

孟縈隻匆匆見了他一麵,有些心虛,不知說什麼好,就躲了出去。李君成覺得有些莫名其妙,難道自己哪裏做的不好惹縈兒妹妹不高興了嗎?為何她都躲起來了。

不過好在鄉試在即,他也無瑕多想,他請教了何夫子之後,就回去溫書了。

七月初,孟縈趁著莊子裏的農人收割完莊稼,組織他們重新犁地平田,加種一茬玉米。好在之前孟縈留了好幾千斤玉米種子,三個莊子將近兩千畝地,其中一個莊子是大郎君用孟縈給他的銀錢購置後,送給她當生日禮物的。那是個五百多畝地的中型莊子,灌溉便利,良田肥沃。刨去不適合種玉米的田地,三個莊子適合種植玉米的大概一千六百畝。孟縈想著入冬前就能收到一百多萬斤的玉米種子,等王季陵回來好將玉米推廣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