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八章 初步試探(1 / 2)

回到席上,不知道是不是孔萱說了什麼,孔禮清雋的臉龐有些泛紅,耳尖也有些紅,坐在那裏表情不太自然。

孟縈一眼掃過之後,便垂下眼簾,靜默不語。

“會試明年春天才舉行,孟家女郎已有舉人功名,可想入國子監讀國子學?如果想去,某可為你舉薦。”文宣公孔楠突然出言說道。

孔萱一臉驚訝地看著母親,她知母親向來謹慎,不愛多事,卻不知為何主動提及幫孟家女郎入國子監讀國子學。

大曌的國子監,有國子學、太學、四門學、律學、書學、算學幾科。學科的差別,與學生資蔭(即家中官爵)身份有關。國子學、太學、四門學分別麵向三品、五品、七品以上官僚子弟,律學、書學、算學則麵向八品以下子弟及庶人。

此外,國子生、太學生、四門生學習儒家經典,律學、書學、算學學生則學習專門技術。國子學生員三百人,太學五百人,四門學一千三百人,律學五十人,書學、算學三十人。入學年齡為十四歲至十九歲,律學則為十八歲至二十五歲。

大曌進士及第而享文名者,大多由國子監生徒出身。主考官在取舍中,也有意偏重生徒。時進士不由國子監出身,則深以為恥。

早就聽何夫子講過國子監,以孟縈的身份想入國子監讀國子學幾乎是不可能的,因為她家中無官爵。她雖有正四品清源鄉君的封號,但並無實權。她如想進國子監學習,勉強能讀太學或四門學。如果國子監不認賬,那就隻能學律學、書學、算學。

現在文宣公孔楠願意舉薦她入國子學,那簡直是天上掉餡餅的事兒。前幾天,四郎還在籌謀,讓孟縈入國子監讀書,對她將來會試多有助益。

孟縈一時有些震驚,但她知道,天欲取之,比先與之。孔楠如此幫她,必定不是報恩這般簡單,而是所求甚大。

“能入國子監讀國子學是多少學子夢寐以求的,隻是如此大恩,孟縈受之有愧。不知大人需要學生做什麼?”

“孟家女郎稱呼某為夫子即可,國子監祭酒乃孔府門生。女郎救了長女,孔府無以為報。助女郎去國子監讀書,也算是我們的一點心意。”

至此,孟縈知道文宣公府不願意欠下人情。如此一來,孟縈如果接受文宣公孔楠的舉薦,那麼以後兩府的恩情就兩清了。不過,人情都是在往來中建立的,隻有打交道才能建立關係。

聽文宣公孔楠如此一說,孟縈立馬站起,行禮致謝道:“學生多謝夫子提攜。”

“上元佳節之後,國子監自會讓人通知你入學。你乃山南東道解元女郎,入學試可免。但入學後,要戒驕戒躁,多向聖賢學習。最近這段時間,還望你多加努力,方不負某的舉薦。”

孟縈謙虛地低頭連連稱是。

一席下來,賓主盡歡。

孔楠對孟縈的印象很好,覺得她謙虛謹慎,卻不迂腐。為人處世外圓內方,看似謙和,但不逾矩,有君子之風。她原意提攜這樣的晚輩,至少不墜孔府威名。

傍晚時分,睿親王蕭瑾瑜接到天香樓傳來的消息,說文宣公孔楠今日在二樓蓬萊閣,請山南東道的解元女郎孟縈用餐。

蕭瑾瑜一看到山南東道,就想到了那個精靈般聰慧的女郎,兩年不見,她應已長大成人,出落得更加耀眼吧!

沒想到她竟然與文宣公孔府有交情,還讓孔府宴請她。他招來暗衛,交代了幾句。

沒幾天,暗衛便送來了厚厚一大疊消息。蕭瑾瑜看後,不知該說這孟家女郎是倒黴,還是幸運呢!不過他覺得自己該用謝五郎這個身份,會會她這個故人了。

孟縈回到家裏,消化了一下年後這幾天的得來的消息。她沒想到能上國子監讀國子學。

這偌大的長安城,權貴遍地走,她根本不足看。她原本想著找機會賺些銀錢,考個功名不受欺侮,過自己的小日子算了。沒想到能有機會入國子監讀國子學,如此機會實在是難得。

不過,等到真正入國子監讀書,那才是考驗的開始。國子學裏幾乎都是出身世家大族的權貴子弟,自己在裏麵就像雞立鶴群吧!到時可能才是真正的修羅場吧。

歐陽冉沒想到孔府給孟縈如此大的恩惠,他知道憑孟縈的才學,來年會試定會高中,但入了國子監,前途無量,將來出閣入相也有可能。

國子監國子學裏的學子,幾乎全是世家貴族、位高權重的權臣家裏精心培養的人才。縈兒此去長了見識,眼界開闊,恐怕一般人再難入眼。到時與世家貴族的嫡出郎君們聯姻,自己和簡然又將如何自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