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天 身邊的風景 也有著耀眼的美麗(1 / 2)

今天休假,加之有點感冒,起床的時候已經是8:30了,原本想在床上多賴一會,但想到前幾天關於西倉的遺憾,今天想把西倉逛遍,故迅速起床洗漱完畢。糾結是在樓下簡單的買點早點吃還是去西倉了再吃,當經過樓下時,看到好喝的養生豆漿和烤餅,又考慮到自己的胃,於是在樓下買了豆漿和烤餅當早餐。

這次直接在橋梓口下的車,從大麥市街散步到西倉,正好可以在大麥市街(老西安人口中的回坊,也叫回民街)吃一些美食,再前往西倉。這條街上全是回民開的美食店,像老金家蛋菜夾饃、胖子甑糕、楊天玉臘牛羊肉夾饃、誌亮蒸餃等很多老牌美食都在這條街上。早上的回坊比較安靜,外地遊客很少,隻有三三兩兩的本地人,慢慢從一家家店鋪走過去,可以看到回民們真實的生活狀態,也可以看到整條街的本來麵目。

經過一家買紅豆酥的店,看見剛出鍋的紅豆酥特別好看,走近去拍照,看到紅豆酥誘人的外表,嘴巴裏麵直泛口水,旁邊有幾個人在買,想著味道應該不錯。買了一塊紅豆酥,一塊綠豆酥,5元錢,有點貴呢。從老板手中接過袋子,迫不及待的拿了一塊紅豆酥咬了一口,味道棒極了,撒了白芝麻的外皮特別酥,裏麵的紅豆還是熱的,特別軟,甜度剛剛好,吃了一口,心裏都感覺甜甜的,迅速吃完了第一塊,剩下的一塊放進包裏,拿回家給室友吃,室友也喜歡吃甜點。

我不太喜歡拍照,但想到寫旅遊攻略的時候經常沒有照片用,所以走的很慢,偶爾停下來拍照。在經過西北伊蘭手工烤饃店的時候,停了下來,記得在一篇美食的文章中就寫到了這家店,說他家的烤饃特別好吃,想著買一點嚐嚐。在展示櫃裏有很多種烤饃:玫瑰、桂花雜糧、紅豆等,正好有我喜歡的桂花味道,決定就買桂花口味。我問老板:“烤饃咋賣?”他說:“10元一斤。”我說:“給我買5塊錢的”。老板說:“最少6元。”我說:“多了吃不了,你就給我賣5塊錢的嘛。”老板說:“好的,不過切不到那麼準確哈”。我說:“好的”。他切了一塊桂花的,上稱是6.1元,老板說:“給6元吧。”我掃了微信付了錢。接過老板手中的烤饃,先吃了一口,口感不錯,比較酥,烤饃裏麵還有玉米、紅豆、核桃、花生米等,遺憾的是並沒有吃出桂花味,但不妨礙我對他的喜歡。

最近很想吃胖子甑糕,但過去的時候,已不見他的攤位了,估計是已經賣完了,才十點就賣完了,又沒有吃上,隻能下次再早一點過來。

逛完了回坊,渡步到西倉東巷,一如我前幾天看到的場景一樣,人山人海,但卻讓人喜歡的不得了。離開高樓大廈,在這裏可以看到平民百姓真實的生活。人們聽到小販們吆喝:“白菜便宜買了,杏鮑菇5元兩袋,玉米10元七根……”的時候,即使不買,也要跑過去,伸長脖子瞧一瞧;人們會為了幾角錢和小販們討價還價,夫妻倆或者朋友倆走在一起,或說著要買哪些菜,或說著家長裏短。在這裏人們的表情異常豐富,真的是千人千麵,平常在工作的時候,看慣了人們都是統一的麵無表情,看到如此豐富的表情,竟讓我像發現了新大陸。

我依次從東巷逛到北巷、西巷、南巷,在西倉這個大西安中的小西安,賣什麼的都有,從吃穿戴、花鳥蟲魚到賣各種藥、光盤、二手書、舊物等,在這樣一個大市場擺攤的商販,他們各個都是段子手,各個都能給自己所賣的物品編一個順口溜,聽來朗朗上口,還真是那麼回事。在這樣一個大市場,除了交易,還可以看到人和人之間的連接,大家買賣物品的時候,會聊天說笑,有些人即使不賣東西,從攤位旁邊走過去的時候,還會打招呼問好。這讓我想起前些日子由於自己胃不舒服,在家休養了半個月,回來的第二天去樓下的菜市場買菜,買菜的時候,攤主說:“好久沒有見你過來買菜了,最近沒有做飯嗎?”我說:“自己最近胃不舒服,回家養病了。”於是她告訴我要吃一些什麼東西,要注意什麼之類的關心話語,讓在異鄉情感脆弱的我,突然感到了溫暖。這也是我為什麼喜歡去菜市場,不喜歡去超市的原因。城市快速發展的今天,隻有在這樣的場所,才能感到人與人之間的連接和溫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