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待使臣,算得上是國宴,畢竟不能在外人麵前丟了麵子,所以規格還是很高的。
光明殿是日曜國舉行國宴的專用場地,地方大而且開闊,整個宮殿看起來也是大氣斐然,充滿了氣勢,給人一種新生敬仰的錯覺。
三月二十三,天氣晴好,陽光明媚,春暖花開。
光明殿從早上開始就忙活起來,宮中的宮女太監們都在為晚上的國宴做準備,白天由太子和三皇子陪著使臣在京城中四處行走遊玩,晚上就在這裏為他們接風洗塵。
在這樣的時候,後宮妃嬪們難得握手言和,一致對外,以郭皇後為首,寧貴妃、王淑妃、霍賢妃幫忙,展示出日曜國的大國氣度,籌備國宴,考慮周全。
所謂一人計短,兩人計長,雖說後宮妃嬪之間平時鬥個你死我活,但是關鍵時候還是很識大體的,幾人聯手將國宴準備的井井有條,挑不出任何毛病。
雖然她們並不知道風長歌來了,但是她們就是要做到萬無一失,讓人無話可說。
太子和蕭宸穿著便服,陪著連戰和秦永安他們幾個在京城中閑逛,也許這真的跟愛國情懷有關係,平時稍顯雜亂的街道,竟然變得井然有序,之前街上也偶爾有打架鬥毆,坑蒙拐騙的現象,可是他們走了這一路,卻什麼都沒發生。
“日曜皇帝陛下真是勤政愛民,眼看日曜國京城,政通人和,著實令人羨慕。”秦永安一邊走著,一邊開口說道。
其實他作為半個日曜國人,一直在研究自己母親的家鄉,他知道日曜國是中原之國,禮儀之邦,崇尚以文治國。也知道日曜國的民風淳樸和諧,不像朔風崇尚武力,多是強取豪奪之事。
可正是這樣的繁榮昌盛,所以才讓朔風的百姓心神向往,也才會讓風長歌萌生吞並日曜國的心思,畢竟這樣肥沃的土壤,這樣繁榮的經濟,這麼多糧食、美女,這麼多美酒佳肴,這是任何一個朔風人都十分豔羨的。
“秦丞相過譽了。不過我日曜國百姓安居樂業,國泰民安,的確比許多蠻夷之地要好很多。”蕭穆雖然剛愎自用,但是他好歹是日曜國的儲君,這點腦子還是有的,一句話,便將日曜國比作天府之國,而話裏的蠻夷之地,自然是指朔風國了。
此話一出,秦丞相也不知道該說什麼,臉色悻悻地,沉默不語。
而一直跟在他身邊的護衛,聽了蕭穆的話,目光涼颼颼地朝著蕭穆看了一眼,眼神中帶著些微狠戾的氣息,就好像此時如果不是在大街上,他一定會出手殺了蕭穆。
而蕭穆似乎也感覺到了不對勁,有些詫異地朝著秦永安的身邊看去,卻隻看見一個普普通通的護衛站在那裏,根本沒什麼異樣,就好像剛才的那一抹殺意是他的錯覺。而他也不知道,與他走在一起的這個普通護衛,正是朔風國的帝王,風長歌。
白天就這麼過去了,日曜國的京城有很多好吃好喝好玩的,但是他們也隻是且走且看,並沒有太多關注,而這一次的日曜之行,更加深了風長歌吞並日曜的決心。
因為他覺得不公平,憑什麼他朔風的子民,就要飽受嚴寒酷暑,糧食顆粒無收,一到氣候不正常的年份,甚至牛羊也要凍死很多。而日曜國的人,卻能如此享受。
他覺得自己並不比日曜國的皇帝差,甚至覺得日曜國皇上昏庸至極,而且皇子之間明爭暗鬥,若是他能夠入主中原,那麼這些肥沃的土地和精美的食物,都是他的,也都是朔風子民的。
下午的時候,秦永安等人被蕭穆送回了別館,稍事休息,等傍晚的時候,再派專人來接他們入宮赴宴。
宮裏的宴席已經悉數準備好了,瓊漿玉液,玉盤珍饈,每一樣東西都昭示著中原富饒之國的無上奢華和氣派,而這些東西,正是朔風國一直缺少的。
這次國宴,正三品以上的朝臣全部作陪,各種王公侯伯也赫然在列,加上成年皇子們,陣仗倒是很大,似乎要從氣勢上壓倒對方。
皇上已經端坐在上首,皇後率領其他三妃在兩旁陪坐,由於是國宴,那些個位份太低妃嬪並沒有資格出息,於是便隻有皇後、寧貴妃、王淑妃和霍賢妃四個人。
除此之外,高台之上,葉清冉依舊隨侍在皇上的身邊。
禦前尚義是正四品,從朝官的品級看,她本是不能作陪的,但是她是皇上親封的禦前尚義,皇上要帶著她,誰也不能說什麼。更何況,歐敬懷是她抓的,風長歌是她認出來的,而且皇上還想靠她,來挫挫朔風國的銳氣。
“請朔風國使臣入宴——”隨著羅鬆高喊一聲,聲音在略顯寂靜的殿中清晰可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