蕭祁自以為控製了一切,後宮的人都關在建章宮,老六和老七見風使舵的已經投靠了他,老八一個瘸子,沒有任何殺傷力,於是他果真派人把蕭景送回了八皇子府,派兵看管起來。
皇上有燕妃纏著,自從燕妃小產之後,皇上就整個人都不對勁了,全心全意隻在燕妃身上。蕭祁把持著皇宮,並沒有做出什麼逼宮奪位的舉動,讓朝臣們也放心了不少,就覺得蕭祁還是尊敬皇上的。
但是朝中平靜的時候,京城乃至全天下的百姓都開始沸騰起來了。
因為他們不知道從哪裏聽說了星辰國和朔風國同時出兵的事情,並且打的旗號就是得葉家女兒得天下。整個日曜國還有哪個葉家女兒最有名?無非就是葉清冉,所以百姓們都以為葉清冉是個紅顏禍水,紛紛去宮門口遊行抗議,要求皇室把葉清冉交出去,平息星辰國和朔風國的怒氣,讓百姓免受戰亂之苦。
然而整個日曜國也不全是盲從者,很多人聽聞了葉清冉的事跡,知道她擊退敵國細作,維護日曜國的名聲和國威,甚至向皇上獻策治理水患,修建堤壩,造福一方,都覺得葉清冉是個能給日曜國帶來福氣的女子。
因此,日曜國的民間又出現了另一種聲音,大肆宣揚葉清冉的功績,並且把她跟日曜國的國運聯係在一起,逼著皇室不能拿葉清冉出去換取和平,否則就是自取其辱,有失身份。
這個年注定不會平靜,百姓們經過去年那場宮變,一年的休養生息還沒怎麼回過神來,就發生了這樣的事情,兩國同時出兵,這是日曜國曆史上從沒有過的事情。
就在全天下議論紛紛,爭執不休的時候,又發生了一件大事——
日曜國昔日的戰神王爺蕭天翊,以皇上寵幸奸妃,放縱奸妃與敵國勾結,構陷禦前尚義葉清冉為由,起兵造反,名號是“誅殺奸妃,肅清君側”。
翊王聯合了四個藩王,以藩王的封地為根據地,收服了四個分封地的兵權,總共四十萬,與朝廷南北對立,劃江而治,聲稱皇上若是不給葉尚義平反冤情,他就率兵攻打京城,替自己的未婚妻討回公道。
於是乎,翊王殿下衝冠一怒為紅顏的傳說又開始在民間江湖傳播開來,故事朝著越來越激烈的方向發展。
與此同時,一本叫做《皇家秘辛》的冊子,通過散布在民間的書肆,朝著大江南北擴散開去。
冊子上寫的正是五皇子蕭祁和昔日定國公家庶女葉清悠相勾結,葉清悠假死金蟬脫殼,改變身份成為皇上身邊的燕妃娘娘,進宮四個月,專注迷惑帝王,攪得後宮不得安寧,人心惶惶。並且在宮宴上假裝懷孕流產,陷害葉尚義,逼的皇上不得不將葉尚義打入天牢問罪。
同時,五皇子蕭祁又跟星辰國和朔風國相勾結,以邊境城池為禮物,請敵國幫忙爭奪葉清冉,讓皇上覺得葉清冉是個威脅,成為棄子。
《皇家秘辛》中寫道,蕭祁之所以這樣做,是因為他不夠資格當帝王,而葉家女兒素來輔佐帝王,隻是向皇上進言蕭祁不能為太子,所以蕭祁對葉尚義心生怨憤,才弄了這麼一出戲。
這書雖然是個野冊子,但是裏麵記載的事情繪聲繪色,並且連葉清悠是如何利用自己的四妹假死,也全部寫的清清楚楚,毫無任何破綻,就像是寫書人親眼看到的一樣,由不得人不信。
頃刻間,百姓的輿論方向全部轉變,變成了討伐蕭祁,支持葉清冉,與先前歌頌葉清冉功績的百姓站成一線,向翊王殿下靠攏。
很快,四個藩王的封地就成了不輸給日曜國京城的政治經濟中心,在這個冬日,百姓們自主自發的擁護蕭天翊,南方勢力迅速崛起,成為日曜國的第二個朝廷。
從此,日曜國一分為二,北方以原有的日曜國京城為都城,五皇子蕭祁監國,以皇上痛失愛子為由,將皇上變相軟禁,又派燕妃監視皇上,而他自己卻在慢慢將朝中的權利掌握在手心。
南方則是以榮王封地為都城,周邊三地為副都,由翊王做主,四個藩王為輔,形成能與北方相抗衡的局麵,讓蕭祁的暫代朝政無法名正言順。
而更讓人諷刺的是,榮王還是祁親王的嶽父大人。百姓們看這榮王都不站在祁王那邊支持,反而支持翊王,心中的天平便又偏向了翊王。他們深覺連祁王自己的嶽父大人都不支持他,肯定是他做了什麼下作的事情,再聯係《皇家秘辛》中的內容,答案也就不言而喻了。
短短兩三個月,日曜國的輿論一片倒,全都偏向翊王這邊,而真正的中央王朝卻政令不通,百姓不服,給蕭祁造成了極大的困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