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外之風波(三十二)(1 / 2)

而翠蘭根本什麼都不知道,在她眼裏,小米的肚子就是天大的事。

“我已經給家裏去信兒了,讓家裏做條百家衣送來,到時候小皇子出生,偶爾披那麼一會兒,能辟邪辟百病呢。”

“是不是太麻煩家裏了?又折騰多少家不得安靜?再有一月就要秋收了,正忙的時候呢。”

小米推辭,翠蘭卻是堅持,“麻煩什麼,聽說是給小皇子做百家衣,不知道多少人家搶破頭送衣料呢。可惜,不是什麼布料都能用的,最好要六十歲以上老人家的衣衫碎布,這樣最好,還能保小皇子長命百歲呢。”

小米無奈,隻能點頭說好,末了提醒道,“到時候嫂子提醒我,準備一些回禮。”

“哎呀,這話可不能傳回去,否則那些人更打破頭了,一塊破衣料換皇後娘娘的賞賜,這生意簡直太賺了。”

翠蘭誇張的捂了嘴巴,好似生怕被人聽了去,惹得鐵夫人和小米都是笑起來。

今日天氣極好,陽光從頭頂的樹葉間灑落下來,斑駁美麗,小米偶爾抬頭去看,晃得微微眯起了眼睛,想起幾個在老家瘋玩的孩子,剛要開口,卻見鐵夫人不知從哪裏接了一封信遞了過來。

“看看吧,宮裏送出來的。”

小米愣了一下,轉而卻是迅速抓了過來,三兩下拆開,自家夫君那龍飛鳳舞的字跡,看得她心裏立刻就踏實了。

“事情已了,宮裏宮外處置幹淨,就接你回來。勿念。”

燦爛的笑意,慢慢在小米的臉上綻放,看得鐵夫人和翠蘭都是跟著笑了起來。

“這就好了,這就好了。”

鐵夫人拍了小米的胳膊,安慰道,“這下你可放心了吧,多吃飯,好好睡覺,養好身體,過幾日可有的忙了。”

翠蘭不知道宮裏有大事發生,原本還猜著小米同皇上吵架鬥氣,這麼聽著又覺得不像,於是就試探問了一句,“可是小皇子公主們要回來了?”

小米不想嚇到家裏人,於是就順口應道,“可不是嗎,這幾個淘氣孩子,還不知道在村裏鬧成什麼樣子,趕緊把他們喊回來要緊。”

“誰家娃子不淘氣呢,老話說鼻涕小子出好漢,淘氣點兒聰明!好不容易在老家玩幾日,怎麼這麼快就要接回來呢。”

翠蘭先替老熊嶺的鄉親們舍不得起來,開口留客,惹得小米和鐵夫人都是笑起來。

“嫂子這是沒在家裏,怕是鄉親們被他們鬧得不知道多頭疼呢。”

小米這話還真說錯了,承運幾個到了老熊嶺,就好像除了籠子的小鳥,整日由陸老二和幾個鏢師帶著,一群淘氣小子陪著,下河抓魚,上山掏鳥蛋,偶爾還打隻兔子野雞燒烤,吃的滿嘴黑灰。就是晚上睡覺,還有小老虎和小熊摟著,日子別提多歡快了。

但老熊嶺眾人可就沒那麼輕鬆了,特別是聽說先前路上被人截殺的事,那簡直是惹了整個老熊嶺的眾怒。

先前不知道也就罷了,如今孩子在自家眼皮底下,若是出了問題,那整個老熊嶺的鄉親都沒有臉麵再見小米了。

於是,老馮爺親自出麵,同周圍十裏八村的裏正或者組老們都打了招呼,送了厚禮,請大夥平日幫忙多掌掌眼,有什麼生人就報個信兒。

不說老馮爺帶了厚禮,就是這麼幾年,北安州上下所有百姓,有一個算一個,誰家沒受過老熊嶺和陸家的恩惠啊。

客商如流水一樣從全國各地湧來,就是路邊擺個茶攤都足夠養家糊口了,更別提低了一半的賦稅,還有城裏舍藥的藥鋪,收養孤寡的善堂,冬日舍棉,遇災舍糧食。

就是良心再黑的人,也不得不對老熊嶺和陸家豎起大拇指。

人,之所以區別於動物,是因為靈智最長,情感豐沛。知恩圖報,幾乎是小孩子都懂的道理。

如今,小皇子小公主在北安,在老熊嶺,這可是整個北地的大事。

他們想要送吃喝送東西給小皇子小公主,卻都怕犯了什麼忌諱,一直忍耐著呢。

結果,卻有什麼狼心狗肺的刺客要對小皇子小公主不理。這怎麼成,皇後娘娘是北安州的姑娘,小皇子小公主那也是自家孩子啊,怎麼能在家門口被人家欺負了?

於是,一傳十,十傳百,處於老馮爺意料的,整個北安州都動員了起來。

別說街麵上來了個陌生人,就是眼前分過一隻蚊子,眾人都要好好分辨一下是不是帶著外來的陌生氣味。

別說,人民的力量太強大了。

威遠侯不是沒安排人手,打算劫持皇子公主,做個絕好的砝碼,派來的人也是個精明的,偽裝成了商隊,打算借口車壞了,停在老熊嶺不遠處的官路上,等著夜裏出其不意的動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