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九章 查問(1 / 2)

皇帝已經派了三個禦醫前去侯府,一人來回稟,的確如安國候所說,姬晴柔昏迷不醒,是因為失血過多。若是今晚沒熬過,大羅神仙都救不回來。

安國候還一直叫囂,說鎮國候夫人心狠手辣,對一個小丫頭也能下狠手。

鎮國候不高興了,他家的夫人自己是明白的,雖然潑辣了一些,但是從來沒給他惹過麻煩,做事素來有分寸,於是抱拳道:“皇上,這是安國候的片麵之詞。不過是姬姑娘身邊幾個丫鬟婆子說的,怎能全然當真?若真是我家夫人做的,她為何要這麼做?”

“還不是我家丫頭說了讓鎮國候夫人不高興的話,一時心頭火氣,手下的動作就沒了分寸!”安國候胡子幾乎要豎起來了,瞪大眼看著鎮國候狡辯,又要在皇帝麵前繼續哭訴。

“報,太傅求見皇上。”

聽說蕭夕凜來了,老皇帝巴不得他趕緊來救場,催促道:“快,快去把太傅請進來。”

安國候聽說蕭夕凜來了,臉色不是很好。若非為了這麼個男人,自家孫女又如何會變成如今半死不活的模樣?

都說紅顏禍水,藍顏亦然!

若非靠著這張臉,蕭夕凜又如何年紀輕輕就爬到太傅的位置,還深受皇帝的寵信?

對於蕭夕凜,安國候素來是不屑的。

蕭夕凜進來,不是沒看見安國候不屑的眼神,但是他絲毫沒放在心上。

清者自清,他不覺得自己憑著才學受到皇上的賞識有什麼不對。

安國候偏偏往齷蹉的方向去琢磨,蕭夕凜也管不住這位老人家究竟想什麼吧。

隻要安國候不說出口,他也就當沒看見。

蕭夕凜先是給皇上行禮,這才不慌不忙地開口道:“皇上,微臣不明白的是,姬姑娘是帶著人去鎮國候府的,究竟所為何事?”

他既然沒有先給鎮國候夫人開脫,也沒從姬晴柔忽然受傷的事上糾纏,而是直接點明了開端。

若非姬晴柔沒去鎮國候府,也不會惹來這麼多的事了。

老皇帝摸著灰白的胡子,對蕭夕凜十分滿意。這位太傅不開口則以,一開口總是能一針見血。

安國候以為他在京中就沒有眼線,不知道底下的臣子都在做什麼了?

姬晴柔特地帶著一幫人去鎮國候府,別以為皇帝沒收到消息!

“安國候,你不妨說說,你家外孫女怎麼跑到鎮國候府去了?據朕所知,你們兩家甚少來往。”

老皇帝一發話,安國候心裏咯噔一跳,哪裏是甚少來往,兩家根本就沒來往過!

若承認沒來往,姬晴柔又怎麼會跑到鎮國候府去?

若是承認來往了,皇帝的心思可就不一樣了,安國候的腦門頓時出了汗,低頭答道:“據聞顧府的三姑娘到鎮國候府去做客了,這兩個小姑娘怕是感情好,柔兒才會登門拜訪的。”

聞言,老皇帝笑了:“上門做客,你家外孫女身邊帶的人會不會太多了?”

鎮國候也跟著笑了,別以為他不知道,姬晴柔帶著那麼多的人,不知情的還以為上門鬧事!

安國候擦了擦額上的汗水,鎮定道:“柔兒身子弱,老夫又擔心她一個姑娘家到處走不安全,便多叫幾個人跟著,這才能放下心來。”

蕭夕凜聽了,不緊不慢地道:“侯爺這話叫在下疑惑了,難不成侯爺覺得京中不安全,大家閨秀連出門都會出意外?”

他沒等安國候開口,又轉身向上首的皇帝拜倒:“皇上登基以來,兢兢業業,禦下一派清明。京中更是路不拾遺,百姓安居立業,實在是功德一件,史官必然要記入史冊的。”

老皇帝不悅地瞥了安國候一眼,後者被看得後背都被冷汗打濕了。

蕭夕凜陡然間把這麼大的帽子扣在自己的頭上,安國候被老皇帝看得渾身都發毛,連忙辯解道:“回皇上,老臣冤枉,隻是對外孫女多有關愛,生怕她出門被擠著碰著……”

“行了,安國候既然對京中的安全不放心,那就讓京少府的臣工好好檢討一番,回頭給朕寫個折子。”老皇帝對姬晴柔的事越發興趣缺缺,這丫頭帶著那麼多人上門,最後居然被弄得渾身是血回去,怎麼想都覺得蹊蹺。

不說身邊人就沒個護著的,就是鎮國候夫人也不會施施然在自家門口揍姬晴柔一頓,嫌事情不夠麻煩嗎?

若是他,隻怕是找個沒人知道的地方用麻袋把人一套,狠狠揍一頓,專挑疼和沒露在外頭的地方下手,悄然無聲地把人教訓一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