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3章 牧誓一出,天下嘩然(1 / 2)

對此,薑子牙覺得,之前的文章,並沒有將帝辛的危害性與自私性揭發透徹,那些諸侯還是看鱗辛的極端自私與極端自利!

有必要寫出一篇新的檄文,卻揭發這一切,取來文房四寶,在激昂的情緒下,連續七七夜不眠不休,薑子牙增刪修改,終於寫下了千古流傳的《牧誓》:

臣尚言:先王創業未半而中道崩殂,今下三分,豐京疲弊,此誠危急存亡之秋也。

然文治之臣不懈於內,武略之士忘身於外者,蓋追先王之殊遇,欲報之於陛下也。

誠宜開張聖聽,以光先王遺德,恢弘誌士之氣,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義,以塞忠諫之路也。

親賢良,遠人,此先商所以興隆也;親人,遠賢良,此後商所以傾頹也。

先王在時,每與臣論此事,未嚐不歎息痛恨於乙、辛也。廢除禮製,罷拙祭,奴隸升座,賢臣入獄,篡乙之倒行逆施也。

辛自繼任以來,承資跋扈,恣行凶忒,割剝元元,殘賢害善;

奢華無度,量下之物力,供一己之私欲;

開啟封神,欲得百姓之魂靈,以供自己進階帝也!

故皇叔比幹、南伯侯鄂順,英才俊偉,下知名,身首被梟懸之誅,妻孥受灰滅之咎!

丞相商容,直言正色,論不阿諂,雙目被挖,罷官棄野!

內宮之中,皇後薑氏、貴妃黃氏,賢良淑德,悉數被戮!

兄長父母,怎能受此屈辱,方有東、南兩侯之起兵,武成王之歸周。

而後又有諸多忠臣大將身死上榜,不過增添封神之人數也。

臣有聞:君之視臣如手足,則臣視君如腹心;君之視臣如犬馬,則臣視君如國人;君之視臣如土芥,則臣視君如寇仇。

陛下之父,被囚闕裏七年,陛下之祖,懸首萬裏,誇耀朝歌,陛下,與帝辛乃是三世之仇也!

帝辛暴虐於百姓,以奸宄於商邑。陛下起兵,是行之罰,名正言順!

勉哉將士!步伐整齊,奮勇向前,興盛周室!

勉哉將士!威武雄壯,如虎如貔,如熊如羆!

勉哉將士!!爾所俘虜,皆為奴隸,以役西土!!

姬發看了之後,擊節讚歎,當即傳詔,寫在紙上,刻在竹簡上,令有司傳遍下,通告人、妖兩族,所有認識字的官員、貴族、諸侯,見了無不大嘩!

封神,原來這就是封神!

原來,這些年,諸多王侯大將,先後被誅戮,根本不是因為得罪鱗乙、帝辛,而是為了湊足封神榜的人數!

也就是,即便是安安穩穩地待在自己的封地之中,也會有朝一日,莫名被誅!

既然如此,我等為何還要臣服與殷商?!進貢氣運?!

起兵,起兵吧!

造反,造反了!

在諸侯們對自己封地中臣民們的講述中,封神,不僅僅要諸多鬥神將戰士的魂靈,更要無數百姓、戰士的魂靈、鮮血來支撐,最終成就帝辛上地下無雙帝位!

下民心民意,頓時如火如荼,百姓們、戰士們在聽到封地的主君如此宣傳之後,再也無法遏製對帝辛的憤恨,紛紛響應諸侯起兵,甚至奮勇參軍,為的就是打倒這個暴虐的人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