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陳夢思緒萬千之時,一位的中年女子衝進了房間,抱著自己就開始哭哭啼啼起來。從她斷斷續續的哭泣中,陳夢終於知道了一些原主的事情。原來中年女子是原主的親娘,巧了,原主也叫陳夢,難道這就是機緣巧合來到這裏的原因嗎?
原主的父親是村裏的教書先生,也算是村裏少有的讀書人。可惜連續幾年秋試不中,家裏原先還有些田地,還能苦苦支撐著再考功名。
當年陳父娶了情投意合的女子,先生的女兒。隻不過在生原主的時候,陳母產後大出血虧了身子,導致後來就隻有陳夢這一個孩子。陳父也算是有情有義的人,原主的爺爺奶奶逼著陳父休妻再娶,陳父堅持著,守衛著自己的小家。
到後來原主的爺爺奶奶,想著陳父既然沒有男嗣,何必再全家省吃儉用的支持他考取功名。這個小家庭就被分了出來,當時陳母也是這個樣子,哭哭啼啼的完全一點主意都沒有。
還好陳父雖然是個落魄書生,骨子裏還是很堅毅不拔的。
在村子的邊緣,修了一間土房,把妻女安頓好。自己到鄰村的地主家做了教書先生,每月領回來的微薄收入,苦苦的支撐著這個小家庭。
陳父十日一休沐,每次陳父休沐的那天,就是小陳夢最開心的日子。陳父會教陳夢看書識字,出門踏青。當然也會幫陳母把這十日所需的柴米油鹽準備好。
可惜美好的時間總是特別短暫的,陳夢跟著優柔寡斷的陳母呆的時間太長了,慢慢的性格也和陳母一樣,整日愁雲滿麵,遇事哭哭啼啼的,沒有主見。
隨著時間的流逝,每次陳父回家,更多的是看到這對哭泣的母女,向他述說著這個那個的人怎麼怎麼欺負她們。漸漸的陳父已經有油盡燈枯之症狀。
“夢兒,你的清白已經被那個蠻人給占了,我們以後這日子可怎麼辦,我已經通知你爹回家了,到時候我們好好商量一下。”陳母哭泣著。
“人家那是為了救我,如果他不給我做人工呼吸,我早就沒命了。”陳夢虛弱的說著,有點緩不上勁來。
“傻孩子,你在說什麼!你這一落水,是不是傻了啊!你不要嚇娘,你爹怎麼還不回來,娘出去看看。”
陳夢想著還是言多必失啊,還是不要開口為好。
想著救自己的好心人,還蒙受著這不白之冤,等陳父回來後,好好商量一下該怎麼還人家一個清白。就是不知道陳父是怎樣的人,如果和這個便宜娘一樣,那就有的搞了。
人未到聲先到,陳母的哭泣聲又想起來了。
“夢兒他爹,都是我不好,最近身子骨又不大好。夢兒到河邊去洗衣服,一不小心,就掉進河裏去了。那個臉上有疤的,把我們家夢兒救上來就好了,他千不該萬不該去輕薄我們家夢兒啊!這鄉裏鄉親都看見了,以後叫夢兒怎麼活啊!”
“你懂什麼,這是給夢兒渡氣,要不我們夢兒還能活生生的在我們麵前嗎?”
陳夢想著還是讀書人好,見多識廣。幸虧這個家庭還有個明理有主見的,要不真不知道這個家庭是怎麼維持下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