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謀劃領地(1 / 2)

第八章、謀劃領地

大管家繼續講述:受伯爵委托,我返回安道爾,主持領地財政籌措贖金。那是聖父曆1143年。

這時的安道爾領,因為青壯年多數參加騎士團東征,留下的老人與婦女以種植小麥和水果維持生計,采石場關閉了,過境稅無力征收,民生一片凋敝。

農產品的收入畢竟十分有限,我重啟了采石場,恢複過境稅。我當時也想過建立狩獵隊和商隊,可一是資金限製了我,二是人手嚴重不足,我隻從前線僅帶回了十幾人,其中五人還身有殘疾。

大家辛苦工作到年底,領地總收入為七十三金幣十六銀幣。這時希伯萊人手拿契約上門討債了,我這才知道:伯爵當初欠下的貸款每年利息為百分之四十!

“天,光利息每年就是一百八十金幣!希伯萊人果然吸血鬼!”鄧肯倒吸口涼氣驚叫,又牙疼似的捂住腮幫。

是呀,安道爾領的收入翻倍也不夠還利息的!這時教廷出麵向希伯萊人施壓,他們迫不得已減免了領地三年利息。

有了錢,我第一選擇是贖回你的父親。可伯爵堅持做最後一個被贖回者,這是他對聖父的誓言。我無奈隻得贖回五個同伴,剩下的錢用做組建商隊和狩獵隊。

聖父曆1144年,領地收入大幅提升,達到一百0二金幣三十六銀幣,我贖回了六人,其中一人還是魔法師。剩下的錢建了酒館、旅店、鐵匠鋪、釀酒作坊。聖父曆1145年,領地收入再上一個台階,達到一百四十八金幣五十銀幣,可希伯萊人又上門討債了,領地的收入仍不夠付利息的!教廷出資補足了利息,可贖金那邊卻沒有著落。多虧聖殿騎士團無私援助,無息貸款六十金幣,我們才得以又贖回五人。

到了1146年,領地的收入才勉強夠還希伯萊人的利息,贖金方麵還得再厚顏向聖殿騎士團去借了。又過一年了,贖回五人要六十五金幣!

第五年、第六年,領地的收入增長到達極限,總是在一百八十金幣左右徘徊,也就是說我們償還利息後所剩無幾,贖金依然是向聖殿騎士團借。就這樣,前後四年我們共欠聖殿騎士團二百四十金幣!

這時你已經六歲了,大體上能夠照顧自己,伯爵夫人忍痛離家,前往聖殿騎士團供職,償還債務。

說起聖殿騎士團,他們常年活躍於地中海東岸,原是個救助朝聖者的誌願者組織。第一次東征時期,他們開始救治傷病的星辰戰士;到第二次東征失敗,又自願為被俘戰士籌集贖金。而他們的資金,一部分是地中海沿岸經商所得,一部分是信眾捐獻。

說起母親,鄧肯印象模糊,雖然她離開僅僅四年。這四年來老師喬伊娜小姐像母親一樣,在生活、學業兩方麵悉心照料他。

“現在我長大啦,能夠為領地盡一份力啦!”安道爾家族唯一繼承人大聲宣布。

“你已經開始盡力了,我的少爺!”大管家微笑著說:“你那造型奇特的鼓賣出了八麵,銀製的笛子,嗬嗬,竟賣出三十支!僅這兩樣樂器,今晚城堡就進項五十枚金幣!”

“哦,這不過是樂隊演出的廣告效應!誰讓我們的觀眾都是有錢人呢,這就難免產生攀比、從眾的激情消費啦!”

“等等,我的少爺,廣告效應是什麼?還有激情消費?”

“激情消費可以理解為,腦袋一熱就買了;這廣告麼,小販的叫賣您知道吧,廣告不過是更高級的叫賣!”鄧肯盡量說得簡單,接地氣。

而大管家卻在其中聽出了不簡單,如何讓別人頭腦發熱買你的東西,這是個學問;至於小販叫賣,賣出的隻是一些不值錢的玩意兒,叫賣以金幣計價的昂貴樂器,更是個學問,大學問!天知道他哪來的這些想法。

不管怎樣吧,金幣總是賺到了,眼下領地最缺的就是叮當做響的金幣啦。

“那麼少爺,我這就讓工匠們大批量生產這兩樣我們獨有的樂器!”勞赫喬治準備擼起袖子大幹了。

“不不,喬治叔叔!樂器一向不是熱銷商品,何況我們這兩樣樂器又是這麼的昂貴!就拿那銀製的長笛來說,我們是雇傭了首飾工匠精雕細琢的,大批量生產又一時賣不出去,必然造成資金占壓!我們現在最缺的就是錢。”

大管家聽得頻頻點頭。

鄧肯又說:“以我們現在的狀況,更適合做一些資金流轉快的項目。”

“比如呢?”大管家以請教的姿態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