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開始聽到何帆父親的要求時,淩聞霄心中很是不爽。
他以為,何帆是為了給自己學習差找借口,才老師不關注他。
確實,他對何帆這位同學的關注不太多,對梁靜淑的關注又太過特殊。
但這絕不是學習差的理由,起碼,在八中高一14班,這個理由不充分。
事實上,淩聞霄做學生時有過很深刻的體會,那就是在一個班級中,老師能記住的學生很有限,學習最好的幾個、學習最差的幾個,還有平時最刺頭的幾個。
不巧,淩聞霄當時學習成績既沒有名列前茅也沒有位列倒數,平時也規規矩矩得做個正常學生,一句話,那就是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
所以當他畢業之後,在街上碰到高中的老師時,那些老師甚至都想不起來他叫什麼名字。
這很可悲嗎?
不,其實這都是正常的操作。
因為老師的精力是有限的,一個班那麼多學生,他們不可能在每個學生身上花費同樣的精力,那是神才能做到的事情。
而在八中的高一14班,淩聞霄雖然也不可能做到一視同仁,但哪怕是何帆這樣不受“重視”的學生身上,所付出的精力也要比其他老師多一些。
譬如,之前他給每個學生批改各科作業,並沒有遺漏掉何帆。他的物理課上,也會叫何帆同學站起來回答問題……
總之,他雖然偏心,最近一段時間更是隻對梁靜淑關注有加,但卻沒有放任任何一個學生。
隻不過,何帆同學的成績中不溜丟,排在二十名向後,又沒有在倒數十饒名單裏,他也不可能單獨照顧他。
是,他承認,上學期期末的時候,他確實給前二十名的學生開了掛,讓他們學習成績獲得了質的提高。
但這學期,這二十名學生除了梁靜淑之外,成績能夠保持優異卻是他們自己的努力。
甚至,便是在那之前,成績排名前二十也是學生們自己努力的結果。
何帆當時沒有能夠被他照菇,也是因為他不夠努力。
一句話,他自己不積極主動地學習,反而把錯誤歸咎到老師不關照上,這絕對是淩聞霄不能接受的。
不過,當著家長的麵,淩聞霄也不好批評何帆“不思進取”,而是委婉地對何帆父親道:“何帆同學的成績雖然不是特別出色,但也不算差,你是不是太過苛求了?”
何帆父親苦笑道:“淩老師,我們也知道你是個好老師,是個好班主任,不收禮不額外補課,14班的學生在你手下也教得很好,進步都很大。
“按理我不該有什麼非分的想法,去年期末考試成績出來後,我們所有家長就沒有一個不誇你認真負責的。
“可句不自誇的話,我家何帆學習真的很刻苦,每回家之後還要學到十二點才上床,可成績偏偏沒多少進步,我們做家長的,又是欣慰又是難過。”
淩聞霄點點頭,知道他想什麼,很客觀得解釋道:“何帆的問題,主要還是基礎太差,以前的欠賬太多,不是一時半會能補齊……”
他的分析很客觀,卻未必完全符合實際。
就他對何帆的印象,這個學生在學習上的主動性還可以,但無論是課堂上還是在課外,精神力容易分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