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時就在同一日,西市的百香食鋪開張,東南兩區的百香食鋪也跟著一起開張,而食鋪的東家,居然是才子蘇弦的妹妹蘇燕,此人居然跟在時夫子身邊,有眼力見的發現此女與時夫子的關係不簡單。
難怪人家時夫子看重蘇弦的,原來原因在這兒,看著這位嬌嬌東家,人家做生意的手段卻是雷霆手段,三間鋪麵一同開張,開張後五日的生意全部折半銷售,讓不少食客高興不已。
這百香食鋪與外頭的吃食不同,整個梅嶺縣僅此一家,而且這味道實在太好,那些有名的酒樓專門派了廚子去嚐了味道,就是做不出來,這樣的密方當真少見。
而這位嬌嬌東家有手段有靠山,聽說跟學政夫人還相交甚好,十五這日,知縣府上的宴席上,便有此女跟著時夫子一同前來,連知縣夫人對她都讚賞有佳。
所以不少商家既嫉妒又無可奈何,偷藝不成,隻能避其鋒茫了。
不過幾日功夫,百香食鋪的生意客如雲來,連帶的帶動了周圍的首飾鋪、胭脂鋪,似乎有百香食鋪在的地方,生意都會跟著好,街頭也更熱鬧了。
而且這個嬌嬌東家還請了名角在食鋪裏唱曲,不僅吃好喝好還能玩好,當真是個好地方。
而蘇家院的人因為蘇小安夫妻不能去做生意了,一家人都沒了現錢,過年時節也是愁眉苦臉的,都不曾吃上肉。
錢水芳卻在這個時候想起了百香食鋪,二房又出門了,如今不僅二嫂在縣城裏住著,連著二哥也去了縣城,說沒有出正月,便不打算去碼頭,家裏有大哥在除草,地裏也沒有什麼活計可做,便跟著去了。
夜裏錢水芳將自己的疑惑說了出來,她覺得二房一家一定在縣城裏私下裏賺錢,縣城裏可繁華了,大丫頭這麼有手段,認識這麼多的人,他們或許也能找到事做呢,到時家裏的田地由大哥一個人種,他們都出門拿現錢,到時還能落一點在手中。
蘇小安動容,他最是討厭做農活,於是夫妻兩人密謀了一夜。
第二日早上,蘇小安夫妻便入了正房見了兩老的,把上次在縣城裏看到的百香食鋪給說了出來,公公蘇海立即動容,而在一邊正拿雞蛋給二房孫子蘇可吃的蘇李氏立即將雞蛋收了回來。
將十四歲的蘇可帶進屋裏,問道:“你爹娘去縣城到底去做什麼行當?”
蘇李氏向來向著二房,二房一家三口去了縣城,隻留下兒子在家裏由蘇李氏照看,十四歲的孩子也不用看著了,但是他卻向來犯懶,不下地幹活,現在有蘇大山在,一家人的農活都幹了,蘇李氏便也沒有逼這孩子。
可是若是二房瞞著家裏人在縣城裏賺錢,那就另當別論,此事不可原諒。
蘇可看著奶奶手中的雞蛋,鬱悶的臉說道:“爺爺,奶奶,你們也是看到了的,要是我爹娘真的賺了銀子,他們為何不接我去縣城,我可是他們唯一的兒子,他們隻是去照顧我姐姐而已,不是還有幾個月就要院試了麼?所以現在至關重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