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日鎮上趕集,蘇宛平和時燁出門的時候帶上了蘇義,弟弟是去縣城裏買筆墨,順帶買些注解的書。
將蘇義在書鋪前放下,兩人便去了碼頭。
在碼頭上忙活了一日,蘇宛平居然看到了餘家的小管事,此人先前跟在餘江身邊的,看來這一次早早歸來,不會是在梅嶺縣尋門道的吧?
蘇宛平給他送上珍貴的牛肉幹,又叫魏三娘炒了好菜一並送到他的桌前。
那小管事一看到她臉色就變了,麵都不吃了就要走,蘇宛平連忙拉住他的衣角,“叔,留步。”
此人一甩袖口,鬱悶的坐下。
“叔,梅嶺縣我最是熟悉了,城中兩大糧商,一位姓王,一位姓蔡,此二人有門路,隻是你有所不知,這碼頭上不少瞞貨都經他們二人之手,這兩人狡猾著呢,若是被他們知道藏糧之地,必定乘你們離開之際做手腳,我倒聽說有些糧商就丟了不少貨物。”
蘇宛平的話令對方麵色一怔,心裏也有些疑慮起來,先前大哥讓他上岸探路,為此他們打算換一個地方藏糧,這一次他找到了藏糧的小島,可是這銷路卻一直沒有找到。
眼下被蘇宛平一說,心裏就有些亂了,梅嶺縣人太少,可是這兒碼頭大,隔著還有一個吳越國,有些糧商不怕死,有門路的,多是將這些瞞貨銷往吳越國,那邊是有多少要多少,很多糧商做個轉手生意就比他們船運幾個月還要劃得來。
上一次遇到這位不也是這樣,找了一個黑市的人就將他們的糧給賣了,對方來頭不小,大哥可不敢招惹,此女卻是如此膽量,小管事猶豫著,見蘇宛平胸有成竹,便問道:“除了上次那人,你可還有別的人推薦?”
蘇宛平卻是笑了,“我是有人的,在保昌郡,但那個人跟你們沒有關係,糧我自己運,銀子我自己給,你們把貨交給我如何?”
蘇宛平還是想著這生意,這生意多好啊,她能摸到一條線就這麼斷了,她也不甘心。
奇怪的趙朋遠
可是這小管事卻又猶豫了,他上岸的時候,大哥再三交待,再也不準他與這位婦人交往,她夫君有本事,好在心地還算良善,沒有向他們下手。
小管事應下了,吃了蘇宛平的牛肉幹和小菜,說糧食到了再來通知她。
蘇宛平很是高興,可是接下來幾日,蘇宛平便不曾見過這個小管事了,魏三娘懷疑此人對她的承諾並不可靠。
蘇宛平有些氣憤,她沒有將這事告訴時燁,每日再去江新麵館,便叫魏三娘幫著留意,一但在碼頭上看到這位管事,她非要將這樁生意拿下不可。
這日傍晚回來,蘇宛平有些勞累,便早早的泡了澡躺西屋裏去了。
時燁卻來到蘇義的東屋裏,見他已經將裘叔交給他的題寫出了答案,便拿起來細看,看完後時燁都有些震驚,小小年紀,竟然有如此見解,居然與他先前提點的完全不同。
他寫下的是梅嶺縣碼頭與吳越國交界入的水域,他先是對吳越國的防禦上,接下來是船支的建造,巴蜀的官船聽說很是了得,造船技術也是遠近出名,輕薄如翼的小船能穿過急流,那麼建造一艘大船遠行是否也可行,他接著又講到了梅嶺山,這一段的確是聽他姐的一番言詞所做。
時燁看了後直點頭,“你這一份考題若是院試的時候沒有出,你就將此提議呈給趙知縣,他必定會嘉獎你,你在梅嶺縣的名望也會越大。”
蘇義沒想到時燁這麼讚賞他,他很高興,畢竟是個孩子,這幾個月他勤奮苦讀,從來不敢因為自己的過目不忘而有所懶怠,甚至他更加的努力,他害怕自己不能出人頭地保護母親和姐姐。
時燁將文遞給他,“明日拿去給你師父看看,他一定會很高興的,這此年他關在罪人村,對外頭有些不了解,但這些時局之勢,相必在朝堂上也曾提起過。”
蘇義點頭。
時燁起身之時,就見蘇義的書藍裏放著一件新衣,是純白的,布料極好,可是這做功不像是娘的手法,於是問道:“這衣裳從何而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