緊接著是莫氏買得極多,反觀田氏隻買了幾匹好布便沒有再選了。
蘇宛平跟巧杏連忙去倉庫取貨,按著四位夫人的要求將布送到了他們的下人手上,同時蘇宛平給幾位夫人都送上了傅氏親自繡的雙麵繡花囊、錢袋,還給各自兩對繡花枕頭。
這些繡品雖是小東西,可是用上最好的布料,再經傅氏的手,在外頭也能賣不少銀子,然而蘇宛平就這麼大大方方的將東西送了出去,待各位夫人回去的路上細看時,都覺得這一趟挺值的,看來這傅氏有一雙巧手,以後家中繡品可以來喜客來定下。
四位夫人買了布料又去了一趟繡莊,看了花樣,傅氏這一手花樣又讓幾人驚奇了,尤其是田氏,田氏是從京城來的,自然見過不少花樣,裏頭不少奇花異草,不要說梅嶺縣的人沒有見過,便是整個廣南路都不曾有的。
田氏對傅氏倒是越來越有興趣了,這位當真隻是一位農婦?這些花樣中東南西北的奇花異草,見識如此之廣,著實讓人不得不猜疑她的來曆。
幾位夫人又定下了幾款繡品,最後滿載而歸的回去了。
蘇宛平叫人將知縣夫人送來的匾額掛在了繡莊,莫氏及另兩位夫人送來的就掛在了布莊,一入門就能看到,實在氣派。
晌午飯都忙得沒法吃,到了下午才讓酒樓送來飯菜,一起在布莊裏坐著吃的。
下午的生意三三兩兩的有不少,大多人都是奔著外頭布版上打折的夏季布料來的。
果然打折的就是吃香,她得早早的將這一批夏季布料銷售完,初開市別想賺多少錢,有個名氣就好,她也不是所有的都打折,相信也不會影響同行的生意。
到了傍晚,蘇宛平清點了一下銀子,算了個小帳,倒是盈利了四百兩銀子,這十匹好布功勞高,除了這些官夫人舍得這麼花錢,路上的行人恐怕就不會有了,餘下的杭綢暫時壓在鋪裏慢慢地賣。
繡莊今日收了不少定金暫且不算,但是也算是開張做了生意。
這一日一家人很勞累卻是很開心,而蘇家二房,可沒有蘇宛平一家人開心了。
今日是蘇家二房蘇大丫的大喜事,時夫子成了蘇家的上門女婿,讓不少人大跌眼鏡,先前蘇大丫還被人說成是時夫子的妾,如今不但成了時夫子的妻子,卻還是由時夫子倒插門。
當真是此一時彼一時,誰能看到未來的事。
然而喜氣洋洋的蘇大丫大清早的就聽到傅氏一家開了兩間新鋪,正好也是今日開張,而且給貴圈裏各位夫人都送去了請帖,她開始有些擔心起來。
上午的時候,蘇大丫派人去打探的人回來了,那些貴夫人果然去了那邊,沒把蘇大丫給氣死,她來縣城最久,以前跟在時淩身邊,便與這些夫人們周旋,而蘇二丫算什麼,她才來縣城幾個月,儼然就搶了她的勢頭。
晌午了,一個客人都沒有來,蘇大丫隻覺得臉上無光,時淩這邊自是下午的時候上門,她眼看著馬上就要去接人了,到時將時淩接進家門一看,這裏空空蕩蕩的沒個客人,這婚事也不成樣子。
於是蘇大丫立即叫蘇二河夫妻租上四輛牛車回村,將村裏的人接過來,尤其是村長和裏正。
蘇二河一看到院裏的喜桌上空空落落的,於是聽了女兒的話,夫妻兩人趕緊去辦了。
下午蘇大丫坐在馬車上去接時燁,故意在城裏轉了一圈,拖延時間,想著到時時淩一入院,就能看到滿滿的客人。
繞了一個大圈後,到了小院,蘇大丫從馬車上下來,帶著蘇三丫就進了院子,一進院門,隻感覺院裏靜悄悄地,一點聲音都沒有,蘇大丫臉色微變,腳步不由的加快。
她先是走進時淩的房裏找人,沒有看到,接著她又去了自己的房裏,還是沒有看到時淩,然後她去了書房,依舊沒有看到時淩,那麼時淩去了哪兒?
今日可是他們大喜的日子,他竟然不見了?
而此時的時淩穿著一身普通的青衣,站在長富街頭,看著那鋪門前站著的一對小夫妻,兩人長相好,衣裳穿得也貴氣,引來不少人的目光,然而兩人卻不自知,依舊含笑上前招待客人,不管是誰進鋪子,就算是看看不買,他們也依舊一臉的笑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