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場上,九黎士卒拖著沉重的盔甲,動作顯得笨拙又緩慢,如果是在陣形齊整的情況下,厚重的盔甲確實能起到完善的防禦作用,但現在是混戰,九黎軍身上的盔甲就變成了士卒們沉重的負擔。
由於受身上盔甲所限,九黎士卒往往隻能注意到自己的正前方,對側方和後方毫無感覺,而在雙方交錯的混戰中敵人可不止隻從前方出現,無數的九黎軍在還沒有搞清楚怎麼回事的時候就被身側或身後突然殺出來的敵人砍倒在地。
還有更多的九黎士卒明明已看到有敵人殺向自己,可是他們連進攻的招式都沒來得及施展。便被衝到近前的西北軍士卒撲倒在地。
在雙方都倒地的情況下,隻著革甲的苗兵起身速度要比九黎士卒快的多,動作敏捷的苗兵在起身後雙手持刀對著倒地的九黎士卒又砍又刺。
在連續不斷的撞擊聲中,苗兵手中的武器卷了刃。而九黎士卒身上的鋼製盔甲也變的千瘡百孔,渾身都是口子,鮮血順著盔甲的縫隙汩汩流出。
這僅僅是冰山一角,整個戰場,慘死於刀下的九黎士卒已不知有多少,舉目望去,包裹著鋼製的盔甲卻已破碎不堪的屍體隨處可見,鮮血將偌長的官道都快染成血紅色。慘叫聲、呻吟聲響遍戰場的每一個角落,空氣中飄蕩的血腥味和惡臭味都令人作嘔。
九黎軍與直屬軍長達數裏的隊伍,此時已是亂成一團,到處都在發生著激戰。到處都有驚慌失措、四散奔逃的人群,拉載輜重的馬匹也不時受到雙方戰鬥的波及,受驚而逃,拉著馬車橫衝直撞,使戰場變的更加忙亂。
在這麼激烈的戰鬥中,最先堅持不住的是直屬軍,隨著聞仲近軍被西北軍殺的落花流水,其餘那些普通的直屬軍更不敢戀戰,成批成批的向後敗逃。
直屬軍雖然在戰場上幫不了九黎軍多少忙,但他們落跑,對九黎軍士氣的打擊也很大,九黎軍本就不是西北軍的敵手,再受直屬軍的影響,氣勢徹底被西北軍壓下,整體陣營也被逼的漸漸後退。
兩軍交鋒勇者勝,將近十五萬之眾的九黎軍和直屬軍直被殺紅眼的西北軍打的潰不成軍,被西北軍殺死殺傷的士卒加上相互踐踏踩死踩傷的士卒何止萬人,場麵又豈是一個慘字能形容?
這時候,連那麼善於臨陣指揮的蚩昊都束手無策,看著戰場上的局勢,他感覺再打下去,自己麾下的部眾就得全軍覆沒,無奈之下,他狠心跺腳。艱難地下達了全軍撤退的命令。
這個命令讓苦苦支撐的九黎將士們如釋重負,數以萬計的士卒在各戰將的指揮下放棄與西北軍糾纏,全部向南敗逃。九黎軍一撤,還在與西北軍交戰的部分直屬軍則變的全無戰意,他們跑的比九黎軍還快,如同一盤散沙似的的敗下陣來。
撤退的命令下達很容易,可是混戰之中的撤退又哪是那麼簡單的?九黎軍和直屬軍在前跑,西北軍不依不繞,在後麵窮追猛打,兜著屁股殺上來,數之不盡的九黎軍、直屬軍士卒被追來的西北軍砍翻在地,死於非命。
這稱得上是一場大慘敗。九黎軍和直屬軍撤退之倉促,別說大批的輜重沒來得及帶走,即便是糧草都統統丟棄下來,全軍上下十多萬人,除了手中的武器之外,幾乎沒再帶走別的什麼東西了。
如果沈三沒有身負重傷,西北軍定會一路追殺下去,將九黎軍和直屬軍趕盡殺絕,可是僅僅追出兩裏,沈三再也堅持不住,坐在馬上的身軀左右搖晃幾下,接著。兩眼向上一翻,從戰馬上跌落下來。
沈三墜馬昏迷,可把周圍的西北軍將士們嚇壞了,黑虎也第一時間退回來,查看沈三的傷勢。
黑虎雖然沒有學過醫術,但畢竟是武將,對外傷多少了解一些。看完沈三的傷勢,他立刻意識到嚴重了,傳下命令,放棄追殺敵兵,帶上敵人留下來的輜重和糧草,全速返回白宛城,與己方的主力彙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