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提亞城。
        城內的提亞軍此時已經做好出戰的準備,雖未傾巢而出,但也集結了一萬五千人,總指揮官凱文約親自參戰。這一萬五千的提亞軍,沒有傷病老弱,清一色的精壯之士,其中有過半為騎兵,可以說提亞城已把最具戰鬥力的將士都派出參戰了。
        凱文約穿戴著鋼盔鋼甲,直接催馬衝上台階,登上城牆,低頭向下望了望,手指城外,高聲呐喊道:“侵我家園、殺我子民的強盜就在城外,現在該是我們反擊的時候了!”說著話,他回手拔出佩劍,高舉到空中,又喊喝道:“提亞的勇士們,拿起你們的武器,讓城外的敵人接受正義的審判!殺——”
        嘩——凱文約揮劍之間,城內呐喊聲一片。
        隨著號角響起,提亞城門吊橋落下。城門打開,騎兵率先衝出城門,步兵隨後跟上,一萬五千的提亞軍如潮水一般湧出城池,直奔羅基的連營而去。
        為了抵禦梧桐軍,提亞軍的主力都已彙集到連營的東側,正對著提亞城的西側這邊防禦薄弱。兵力少得可憐,看到提亞主力突然出城,快速的殺來,羅基軍都慌了手腳,一邊派人向指揮官阿莫紮稟報,一邊把全部的兵力都頂上寨牆,做出拚死一搏的架勢。
        眼看著提亞的騎兵已進入己方射程,羅基軍的將領下令放箭。
        數千名羅基軍在寨牆上齊齊射出箭矢,隻是一輪箭射,提亞騎兵的陣營就傳出一片慘叫聲,百餘騎被連人帶馬的射翻在地,不過提亞騎兵的速度並未因對方的箭陣而降低速度,反而衝鋒的更快了,陣形也不再想剛開始時那麼集中。快速奔馳的騎兵擴散開來,分頭衝擊敵方營寨。
        羅基軍的箭陣雖猛,但兵力畢竟太少,加上提亞騎兵的衝刺速度又太快,沒過多久,提亞軍已衝到寨牆前。
        提亞騎兵不擅騎射,但善投擲。衝到寨牆近前的提亞騎兵紛紛把手中的長槍、長矛投擲出去。他們自身的力氣再借助戰馬衝鋒的慣性,投擲出去的武器力道大的驚人,隻聽寨牆上的慘叫聲此起彼伏,無數的羅基士卒被長槍、長矛貫穿身體,倒飛著摔下寨牆。
        投擲出武器的提亞騎兵立刻又取出繩索,全力甩出,纏住羅基連營的轅門,然後數十騎一齊快馬加鞭的反跑,在繩索的拉扯之下,隻聽轅門處哢嚓一聲脆響,兩扇寨門被數十騎兵硬生生的用繩索扯掉。
        打開了寨門,後麵的騎兵一湧而入,騎士們抽出腰間佩劍,殺進營地之中,見人就砍,逢人便殺,這支提亞騎兵,真好像戰場上的一把尖刀,一氣嗬成的撕開羅基軍防線,突進大營之內。
        梧桐軍由外向內的進攻,提亞軍由內向外的反撲,兩邊談不上有什麼配合,但卻把羅基軍夾擊的苦不堪言,整座東營內外皆亂。這時候羅基軍心慌亂,首尾難以顧全,但其主帥阿莫紮可未慌,對眼前的局勢他也早有心理準備。
        得知提亞軍突破己方防線,已成功殺入大營之內,阿莫紮隻是冷笑一聲,不慌不忙的傳令下去,吹號角傳令西營。
        阿莫紮知道梧桐軍由東攻來,但他並沒把羅基軍的兵力全部集中在東營,有半數的兵力還留在西營,東營這邊號角一響,西營的羅基軍立刻出營,目標不是梧桐軍,而是提亞城。
        五、六萬人的羅基軍對提亞城展開猛攻,而防守提亞城西側的守軍還不到兩千,人們萬萬沒有想到,在己方和白苗軍裏應外合夾擊敵人的情況下,羅基軍竟會拿出這麼多的兵力奇襲己方西城。不管提亞城的城牆再怎樣堅固,城防再怎麼完善。以兩千人抵擋五、六萬人都是不可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