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指山的山路倒是比終南山的要順暢許多,雖然九曲十八盤,彎彎扭扭在群山之間繞了不知道多少個彎折,但明顯一直有人維護,木板、繩索都很結實,沒有哪怕一處腐朽斷裂。
走在山路上,潘龍還曾經見到了維護這條棧道的人。他們身材矮小,耳朵圓而且大,四肢和手指腳趾都異常修長,不少人臉上、身上還有長毛。
如果是眼力不好的人遠遠看到了,隻怕會以為這是一群猿猴。
潘龍卻知道他們是人而非獸,而且來曆還頗為不凡。
上古之時,長生種被統稱為“神”。那時候神人雜居,留下了不少後裔,他們代代繁衍、流傳至今,名為“神裔”。神裔來曆各不相同,模樣和本領也五花八門。眼前這一群,應該叫做“通臂族”,祖上號為“摘星神君”,據說能腳踏大地、手摘星辰,神通廣大。
摘星神君的事情模糊不可考,但通臂族卻是切實存在的。他們世世代代住在五指山附近,很少離開。
有人考證說,昔年文超公作《石猴記》,那隻被稱之為“美猴王”的石猴,其實就是影射摘星神君。而通臂族,其實就是美猴王的後代。
也有人說,美猴王縱橫天下、神鬼難敵,故事裏麵說他有六個結義兄弟,並稱七大聖。而這七大聖之中不止一個猿猴之屬,通臂族想來就是其中某一位的後代。
在潘龍看來,這些考證都是胡扯!
這世界哪來的什麼美猴王?難不成還要從另外一個世界把花果山搬過來不成?
更不要說,美猴王護送好友金蟬子的轉世前往西天取經,彼此交流文化、互通有無這件事情,時間上也不對。
大夏西南萬裏群山之外,倒是當真有古國號曰天竺,天竺國也當真有佛門存在。但眾所周知,天竺佛門和九州佛門乃是同門師兄弟,俱是昔日佛祖虹化登天之後,其門下弟子所建立,這邊不是晚輩,那邊也沒有靈山大雷音寺。
大夏和天竺又不是沒有來往,兩邊的高手經常作交流。大家除了切磋武功、交流思想之外,自然免不了閑談彼此的曆史文化。天竺國曆史悠久,不亞於大夏。佛門在天竺國,也就是個普通的流派,地位甚至還不如在大夏呢。
這事實讓不少文超公的書迷都有些幻滅,可文超公每一本書的開頭都有這麼兩句話:
【本書內容純屬虛構,如有雷同,實屬巧合。】
【在虛構的故事中尋找真實感的人,他的腦子一定有問題。】
有這兩句話定基調,誰也不好說他老人家胡扯,所以一切到最後都隻能一笑了之。
潘龍回憶著這些八卦故事,忍不住笑了。
他笑著走過正在忙碌的通臂族人身邊,問:“需要幫忙嗎?”
一個年紀比較大的通臂族停下了手上的工作,抬頭看著他,神情有些驚訝,也有些不安。
“後生仔,你想要幫忙?可你會做木匠活嗎?”
潘龍說:“我不會木匠活,但我可以幫著運東西啊。我對自己的力氣還是有點信心的。”
那已經中年的通臂族打量著他——個頭頗高,比尋常成年男子高了差不多一個頭;身板壯實,頗有虎背蜂腰之感。雖然沒有那些虎背熊腰的大力士們看起來魁梧雄壯,卻也看得出來是個有力氣的。
尤其他背著一袋行李、挎著一把刀,就敢行走江湖,必定身手不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