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丈夫當如是也!
至於畢靈空……那個層次太高了,能夠讓各路妖神圍攻,乃至於數十位大夏皇朝冊封的城隍土地都在表麵中立暗中幫助那些妖神們限製她,隻憑一人之力就能惹來這麼大的麻煩,層次簡直高得沒話說,讓他無比的羨慕。
大家都是當反賊的,但他這個反賊需要隱藏身份,唯恐一不小心暴露,惹來殺身滅門之禍。
可畢靈空就完全不掩飾,大搖大擺地到處溜達不說,還經常公然散布反大夏朝廷的言論,乃至於不止一次幫助雲州貧民抗稅抗役,簡直就是在坐實自己反賊的身份。
她甚至從不掩飾自己當年刺殺大夏太祖帝甲子趙勝的事情!
但大夏朝廷敢把她怎麼樣?
不敢。
他們甚至都不敢提畢靈空行刺帝甲子的事情,裝聾作啞。就連雲州妖神們在東海兩位龍神的號召下聯手圍攻畢靈空的時候,他們都不敢明著支持雲州妖神們,隻能暗搓搓地給畢靈空下點絆子。
這是為什麼?
因為畢靈空很強!
她的強大,足以讓大夏皇朝這個龐然大物低頭,用自欺欺人的方式和她取得妥協。
這就是強者的力量,這就是強者的威懾!
這就是九州第一妖神的威風!
潘龍覺得,自己將來就算修成長生,多半也不會有畢靈空的威風。
……以他的性格,如果發展到要去刺殺大夏皇帝,肯定要追求刺殺成功,而且要確保刺殺成功之後大夏皇朝迅速崩潰,不會再有人能夠糾結九州各路人馬,來找他的麻煩。
據他所知,畢靈空當年不止一次遇到過大夏皇朝糾集九州高手圍殺。
至於圍殺的結果……看大夏皇朝現在這慫樣就知道了。
“唉,要是我也有老師的本事,今天這種情況,哪裏需要這麼麻煩,哪裏會牽連這麼多的人!”
潘龍琢磨著,如果是老師在這裏,遇到這種情況,她可能都不用出手,眼睛瞪一下,那魔刀就直接原地旋轉三千六百度,把自己轉出一團蓮花,最後乖乖炸成一朵鮮紅的煙花,權當給劉老爺子祝個壽了。
……不對,要是老師在,那魔刀哪裏敢來!直接有多遠跑多遠還差不多!
想到這裏,他又不由得歎氣,覺得自己可能丟了老師的臉麵,乃至於丟了儒門傳人的麵子。
儒門好歹也是需要帝甲子親自主持大陣圍剿的勢力,好歹也是一門幾個仙佛,真人宗師數十,連妖神都要好幾個的,好歹也是滅了門之後還能刺殺帝甲子以求報複的……
結果歲月蹉跎,傳到自己這裏,滅個魔刀都導致一群圍觀群眾死的死傷的傷,真讓他有些羞愧。
這有傷於儒門“仁”的宗旨啊。
畢靈空曾經給他講過儒門的宗旨,當時她是這麼說的:“我們儒門的核心宗旨,無非五個字,仁義禮信勇。這五個字裏麵,又以‘仁’和‘禮’為根本,是儒門一切思想的核心。”
“按照當年文超的說法,仁,是我們對自身的追求;禮,是我們對社會的追求……這些都太遠了,而且‘禮’什麼的,反正我覺得恐怕行不通,所以就簡略一下,跟你談談‘仁’好了。”
“夫子當年說過,何謂仁?克己複禮曰仁。我覺得他這個想法不對,仁就是仁,不應該用禮來約束。不是說我的做法不合於禮,就不仁了……這不對,說不通。”
“我這些年分析了一下當年大家的做法,加上我自己的反思,我覺得,所謂仁,就是把那些礙事的東西都打死。這個‘仁’字,古代的寫法是左邊一人,右邊橫著兩把刀,這是什麼意思呢?就是你要手提雙刀,從東砍到西、從南砍到北,把所以你覺得不仁的家夥都砍死,於是剩下的就都是仁的人了。”
“這麼一來,自然天下太平,臻於理想的大同世界。”
當時她或許是喝多了,說著說著就手舞足蹈:“夫子當年說,要大家都克製自己,就都仁了,就大同世界了。可那些不仁之輩又怎麼會克製自己呢?到頭來,還不是要手起刀落,最多給他留個麵子,隻掛在城樓上蕩秋千,不剁碎了喂狗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