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許對參加討論的三個人來說那是有意義的,但這個等級離他還有十萬八千裏,到那個時候,現在的功法能不能派上用場,又有什麼關係?
所以他就決定,先修煉這門功法。
當然,這也是畢靈空的建議。
她隨書冊附上了一個紙條,給潘龍提了一些建議。
這些建議裏麵,最重要的就是向潘龍建議,在真人宗師的層次中,最好不要修煉太多的東西,找一兩種能夠通往長生的心法研究就足夠了。
“長生的關鍵,不在於功法,而在於信念。隻要你堅定自己的信念,達到不為外物所動的境界,長生之門就對你打開了。”
“你很有才能,相信修煉什麼都能有所成就,但正因為如此,你才不該修煉太多的東西。”
“各種各樣的道路、各種各樣的功法,不需要多涉獵。甚至於完全不加理會都可以。隻要有一種功法能支撐你積累到足以推開長生之門的地步,能夠為你搭起通天的梯子,就已經足夠。”
“至於等你長生之後,還用不用這個梯子,乃至於要不要再造它百兒八十個別的梯子……都可以,沒問題。”
常言道“真傳一句話,假傳萬卷書”,而畢靈空給潘龍提出的這個建議,便可以稱得上是“真傳”了。
至少潘龍聽說都沒聽說過,世界上竟然還有這樣的說法。
大概這是畢靈空針對自己的實際情況,專門提出來的。如果她另外收一個學生,也許提出的就是另外的建議了。
因材施教,也是儒門的核心理念。
接下來的時間,潘龍除了修煉“從心所欲”之外,就是研究“繩律天下”。
越研究,他就越發現這兩種心法之間,其實也有隱約的聯係。
從心所欲並非為所欲為,它的核心理念除了這四個字之外,還有沒說出來的“不逾矩”。
人活在世界上,必定會遇到各種各樣的規矩和法則,這些規矩和法則有的是對的,有的是錯的。但無論對錯,想要對抗這些規矩和法則,就必定會和周圍的人和事發生衝突,乃至於爆發激烈的鬥爭。
從心所欲這門心法,則教導人們,如何在尊重這些規矩和法則的基礎上保障自我。
而“繩律天下”同樣建立在“保障自我”的前提下,保障了自我,才能反過來用自己的規矩去對抗別人的規矩,反過來以己律人。
潘龍覺得,創造這門功法的人,可能也是儒門的弟子。隻是大概不像老師那樣是儒門嫡傳,而是類似旁聽生那種吧?
他卻不知道,就在他修煉的時候,揚州廣陵城的書院裏麵,卻來了一位訪客。
一個看上去潦倒落魄的書生拜訪了廣陵書院,起初書院的人並沒在意他,隻是為他準備了飯菜熱水和宿舍,讓他好好休息。
結果他還在吃飯,書院裏麵那位幾乎從不出現的院長就來了。
老態龍鍾到走路都顫巍巍,卻從來不讓別人攙扶的院長拄著拐杖,走進了食堂。
他坐在那人的對麵,注視著那人。
那人沒有抬頭,隻是專心吃飯。他吃得很細致,連一粒米、一滴水都沒浪費。
等他吃完了,才說:“我不白吃你的,你那些東西,我幫你找了一個不錯的學生。”
“你不怕他自己腦子裏麵打架?”院長問。
那人笑了:“他比咱們強多了,就算暫時想不通,遲早也是能想明白的。”
“難得看到你對別人評價這麼高,有機會帶他來見見我,如何?”
那人又笑了:“別裝傻,我不信你沒見過他。”
院長也笑了:“我見過他,和你帶他來見我,是不同的。”
“多此一舉!”
“名正言順,很有必要。”
二人相視片刻,然後便不約而同地消失,就像都沒來過一樣。
55672/5382020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