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常的父母總會覺得欠子女的,經濟條件好的,覺得陪伴的少了。經濟條件差的,覺得物質上沒能滿足子女的需求。反過來也一樣,子女總覺得父母欠他(她)的。
在世為人的方蟄做過父親,當然能理解外婆的想法。老不死了,不要給子女添負擔。
外婆這麼想沒問題,但是母親於芬的做法讓方蟄失望了。就算要孩子,多請一個人不就是了麼?請不起麼?還是自私?就想著過自己舒坦的小日子麼?
於芬看著車子走遠的時候,心情並不愉快。她能感受到方蟄心裏的失落,似乎自己沒有堅持把母親留下來,確實是做的不妥當了,至少是方蟄覺得不妥當。
老段倒是並沒有太在意,忙著收拾方蟄帶回來的禮物,還有女兒的行李。再婚妻子於芬是個賢惠的女人,對他這個丈夫也很好,家裏的事情根本不用他操心,而且還願意生孩子。
於芬這個年齡生孩子其實是有風險的,她還是這麼去做了,這就讓老段很感動。
至於丈母娘的事情,老段沒發表意見,真的就是外婆提出搬走後,於芬沒堅持就搬了。老段忽略了一個問題,那就是妻子沒堅持,不等於你可以順水推舟。
車到外婆處,方蟄看著小院子裏的燈光,下車進門看見在客廳裏坐在火桶裏打瞌睡的外婆,心頭變得無比人柔軟,上前蹲下身子,抓著外婆幹瘦的手,抬頭像孩提時看著外婆。
驚醒的外婆看見蹲在麵前的方蟄,立刻掛上了慈祥的笑容:“寶寶回來了?”
“嗯,我回來陪外婆過年。”方蟄拉來小板凳坐下,如同昔日繞膝。
保姆從廚房裏出來,看見方蟄也是笑道:“小方老板回來了?”
保姆是外婆本地鄉下的親戚,五十來歲了。丈夫早逝,孩子都養大了,她不肯拖累孩子,來江城做這份工作。當農民在這個時代是真的辛苦,正常的稅糧交了之後,還有統籌提留等支持,說是花樣繁多一點都不過分。
這份工作其實很輕鬆,比家裏做農活輕鬆多了,保姆阿姨還是很珍惜這份工作的。重點還是給的錢多,一個月兩百呢,在單位裏上班的人也就是這個數,還包吃住呢。
段落梅站在門口看了一會才進門,走到保姆跟前低聲道:“我哥還沒吃晚飯呢。”
“家裏有菜,這就做一點。”保姆笑著答應,段落梅也擼袖子幫忙去了。
陪著外婆說了好一陣子話,都是外婆在絮叨,方蟄在聽。上一輩子的方蟄是很煩這個的,重生後再聽這種絮叨,心頭鼓蕩的是陣陣的暖意。
外婆恢複的確實不錯,拄著拐杖都能在地上走,晚飯後方蟄扶著她出門,在院子裏轉了幾圈才回來。方蟄決定住在外婆這,開車把段落梅送回去。
快到段家的時候,段落梅道:“哥,過年你不來了吧?”
方蟄隨口道:“外婆年長了,過年我陪她過吧。保姆那邊也說好了過年留下,照顧的過來。”這話說的段落梅歎息一聲:“不該如此啊!”
方蟄沒接這個話,再接就不太妥當了,畢竟人家父女關係不好挑撥的。再說了,當初於芬說留在江州的目的是為了照顧外婆,結果照顧的結果是外婆生病,她倒是再婚了,外婆也搬走了。這些事情分開來看,方蟄倒也無所謂,結合在一起看心裏就膈應了。
車到地方方蟄也沒下車,招呼一聲句掉頭走了。嘴上什麼都沒說,行動上表達了不滿。
回到外婆處,方蟄想起後尾箱裏買的羽絨服,本來是給外婆買了兩件,可以替換的。現在先拿一件被保姆,還陪著笑容道:“於阿姨,這衣服是從鬆江帶回來的,特意給你買的。”
這種比較長一點的羽絨服現在還是流行款式,特點就是穿著暖和。顏色是片灰白色,老人穿著也耐髒。保姆於阿姨滿麵笑容的接過,嘴上客氣道:“怎麼還有我的啊。”
“應該的,外婆身體不好,全靠你照顧。”方蟄客氣兩句,到客房一看已經收拾好了。這位於阿姨手腳麻利,眼睛裏有活,方蟄說留下她一轉眼就給收拾好了。
帶回來的年貨還有一些,方蟄拿進屋子裏,自己動手燒水泡茶,陪著外婆看一會電視。這台電視機是二十一寸的,方蟄想著明天去買台大的,對老人的眼睛好點。現在的大屏幕彩電,都是那種大屁股的顯像管電視機,二十九寸就很夠了。
背投也不是沒有,這不是沒這個必要麼?方蟄看看這屋子裏的條件,好像裝空調也不合適。這種老房子,需要重新整修一下,才好裝空調。現在弄肯定是來不及了,等過了年交代別人來做吧,花點錢的事情。江城這邊回頭找魏晉幫忙介紹人,他人麵廣,給夠錢就好辦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