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四章-斂息術(1 / 2)

讓林陽無奈的是,屈植得到這枚鱗片後,學會了那個收斂修為的功法,之後這枚鱗片就落到了丁冕住持手中。/

據屈植講述,這枚鱗片不知道輾轉了多少次,期間有人在鱗片上標注了一套斂息的法術。/

屈植將這套斂息法術修煉之後,的確可以做到同階修士看不出自己的修為,和一位凡人無異。/

不過那些高階修士確是一眼就能看出他的修為,因此屈植認為這套斂息術並不高明,也沒有將這枚鱗片放在心上。/

一次,在和丁冕吃酒的時候,無意中提到此事,屈植就將那枚鱗片交給了丁冕,讓丁冕看看上麵那些看不懂的文字,到底還記錄了哪些功法?/

丁冕雖然是築基期修為,不過,同樣不認識鱗片上刻寫的文字。/

於是丁冕開始查閱典籍仔細研習,就這樣,這枚鱗片一直存放在丁冕那裏。/

要不是今天林陽問起此事,屈植早就忘記了。/

屈植走後,林陽琢磨著,怎麼才能把丁冕收藏的那枚鱗片弄到手。/

如果讓屈植去所要,有些不妥,丁冕肯定詢問屈植原因,屈植肯定會將自己說出,這樣一來會讓丁冕懷疑。/

他首先就是懷疑這鱗片裏麵記錄的,是不是大神通之術,同時還會懷疑自己知道裏麵的秘密。/

別看丁冕平時笑嗬嗬的,乍眼一看,就是一位慈眉善目的道長。/

不過在重大利益麵前,保不準此人會翻臉不認人。/

如果趁自己不備,被其拿下搜魂,以自己的這些秘密,有足夠的理由將自己滅口了。/

如果用靈石交易或是靈草換取,仍然是不妥,同樣會讓丁冕產生懷疑。/

如果憑借小息的土遁之術盜取過來,這種做法雖然冒一些風險,但是還是可行的。/

但問題是,丁冕將那枚鱗片到底放在哪裏?/

這個林陽不清楚,一般情況下都會存放在儲物袋之中,修士的儲物袋都是隨身攜帶的。/

即便小息的土遁之術再高明,隻能潛入到丁冕所住的那座禪院之中。/

想從一位築基期修士的身上偷竊寶物,所冒的風險還是太大了,成功的希望並不大。/

如何得到那枚鱗片還不會引起丁冕的懷疑,林陽想了數種方法都感到不穩妥。/

正在煩悶之際,洞府之外傳來韋道芝的聲音:“林道友,韋某前來討饒,不知是否打擾了道友清修?”/

林陽聽後,站起身,一拍腰間的儲物袋,取出一隻陣牌,對著法陣一晃,法陣光幕消失不見。/

來人正是韋道芝,在其身旁還跟隨著一位中年男子,正是那位在大殿之中,林陽見過一麵的中年人。/

林陽將二人讓進洞府之中,在廳房的石桌前落座。/

林陽沏了一壺熱茶,給二人各倒了一杯,開口說道:“二位道友,品鑒一下我剛剛沏好的龍芯茶。”/

此茶濃香撲鼻,整個洞府茶香縈繞,沁人心脾,韋道芝讚歎,開口問道:“林道友,這茶香非常熟悉,好像在哪裏聞過,不知道林道友從哪裏得到的此茶?”/

林陽搖了搖頭,開口說道:“韋道友,說來慚愧,這茶還是百草閣的那位王掌櫃送與林某的。”/

韋道芝一聽,臉上微紅,這個是韋道芝的一個傷疤,人家林陽被百草閣的王掌櫃,奉為座上賓,臨走還贈送香茶。/

自己卻被那位王掌櫃毒打,要不是林陽將自己解救,估計自己已經被青衣門的那些人折磨死了。/

林陽見到韋道芝臉上露出難看的表情,也猜到了韋道芝的想法,不再提及百草閣之事。/

此刻將目光轉向旁邊的中年修士,對韋道芝說道:“韋道友,不知這位道友是?”/

韋道芝一臉歉意的說道:“林道友,你看,我真是老糊塗了,忘了給你介紹了,這位是曹江,曹道友,也是遼國人,多年前因躲避仇家,這才躲到東鬆國的一個小宗門避難。”/

林陽對曹江抱拳施禮,口中恭敬的說道:“在下林陽,見過曹道友。”/

曹江也站起身,抱拳還禮,口中客氣的說道:“林道友客氣了,韋兄經常在我麵前提起林道友,林道友年紀輕輕,法力精純,為人仗義豪爽,是韋道友的救命恩人,我這耳朵都磨出膙子了。”/

林楊一聽,一擺手,客氣地說道:“舉手之勞,何足掛齒。”/

三人相視一笑,再次落座,林陽讓茶。/

寒暄幾句以後,林陽問起韋道芝此次前來所為何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