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入圍(1 / 2)

柳色參差掩畫樓,曉鶯啼送滿宮愁。

年年花落無人見,空逐春泉出禦溝。

司馬紮的這首《宮怨》可謂將深宮裏萬千粉黛的哀怨訴說的淋漓盡致,可即使是這樣一個牢籠,卻仍有不少大家閨秀擠破頭用盡了心機要往裏鑽。

夏安三年,皇帝廣納天下貌美之色,填充後宮之匱乏,綿延貴族皇家之子嗣,各個王公大臣均爭破了頭,各處打點,都想把自家年滿15周歲的女兒送進宮去,隻盼有朝一日父憑女貴。

這日,宮裏的各路公公們已得了名單,將擇日入宮的秀女的聖諭傳遞到各府中報喜,這對於各位公公而言,可是一份難得的美差、肥差。

既能借機結交各路大臣,拉攏勢力;又能借機撈一把。

每每宣讀完聖諭,各大臣也都是懂事得緊,必會差人奉上些銀兩對公公的辛勞奔波表示感謝;有的甚至會重金酬謝,就為了日後在宮中自家女兒能有個人稍稍照料提點一二。

位於京城西南方位的尹將軍府中也來了位年紀尚輕白白嫩嫩的公公,宣讀完聖諭拿著沉甸甸的銀兩大搖大擺的走出了大門。

尹將軍已年過四十,家中育有兩女,大女兒尹小西年芳15,年已及笄,便是這次被選中入宮的萬千秀女之一。

小女兒尹小貝小一歲,還不到年齡,本想著一並送入宮去,這樣姐妹二人在宮中也好有個照應,塞出去不少銀兩,卻最終也被篩了下來。

不過,姐姐能先入宮,待一年後站穩了腳跟,妹妹再入宮便能好過很多,也算是個不錯的安排。

如此想著,尹將軍差人去叫了尹小西起床,高薪聘請的教宮中禮儀的老師眼看就要到了,這大女兒卻還不見蹤影,以尹將軍對自家女兒的了解,估計還賴在床上呢。

尹將軍前後共有三位夫人,第一位夫人便是尹小西的生母李氏,是尹將軍從軍後當時的參將的女兒,隻可惜在生小西的時候便難產去了。

二房便是尹小貝的母親,雖是二房,但由於小西的母親難產去世,她便當起了這尹府的當家主母,掌管家中大小事務,事無巨細,是周邊達官顯胄遠近聞名的賢惠良妻。

雖是當家主母,但全府上下都稱她為二太太,因為尹將軍曾知會過全府,大太太為尹小西的生母,日後也不會有任何變化。

不管在外人麵前是何等賢良淑德,隻有尹小西明白,這位當家主母私下是副何模樣,她那乖巧可愛的妹妹又是何等的尖酸刻薄。

她隻恨自己沒有個手機可以把二人惡心的嘴臉給拍下來給自己的父親看。

三房是尹將軍前兩年才迎娶進門的風塵女子,當時為了迎娶這位花魁也是鬧得滿城風雨。

二太太在府中一哭二鬧三上吊最終也沒能阻止她進門,不過好在這位三太太也識趣得緊,不和她爭任何的權利和地位,隻是一味得討好尹將軍,隻求房中琴瑟和鳴,夫妻之樂。

但也奇怪,進府也有兩年有餘,夜夜將將軍留於房中,卻仍舊膝下無個一子半女,不過好在將軍對這位三太太寵愛得緊,府中也無人敢怠慢她。

隻是尹將軍心中仍有遺憾,膝下有兩個乖巧的女兒,卻無一子可繼承他的衣缽,無法父子同心征戰沙場。

婢女踩著三寸金蓮快步朝大小姐的閨房走去,推開門,尹小西早已坐在梳妝台前,對著銅鏡梳洗打扮。

尹小西對於自己這古代的身份早已駕馭得遊刃有餘,隻是對於古代的生活習慣還略微有些不適應,畢竟她可是土生土長的現代人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