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春時節,山中正是乍暖還寒的時節,山風吹起,文寧隻感全身發寒。是的,二十一世紀常見的穿越也出現在了文寧的身上,這是一場嚴重宿醉之後,所帶來的糟糕後果。
隻是文寧所穿的不是現實世界,而是一個武俠的大世界。當然,以文寧的眼光來看,這是一個與現實百分之九十九相似度,類真實的大世界。至於那剩下的百分之一,則是某位已逝去的,著名的武俠大作家所創造出來的武俠虛擬世界。
華山派,相信大家都聽說過。這不是馬雲攻守道的那個華山派出所,而是笑傲江湖小說中的那個華山派。
隻可惜的是,文寧所穿越附身的不是主角令狐衝,也不是某個小配角。而是爭議莫名,貶遠大於褒,幾成某類人物的代表名詞,著名的“君子劍”嶽不群嶽大掌門身上。
穿越在嶽不群身上這能有什麼好處?除了一個華山派掌門的虛名之外,一無是處。
武功?見慣後世科技大爆炸力量的文寧還會再乎這個。即不能上天入地,又不能呼風喚雨,最多一個打幾十個。這對於向來懶得動彈,好好先生的宅男來說,能有多大的吸引力。仗劍江湖行?行俠仗義?在後世就連老人都不能扶,不敢扶,有誰還會去行俠仗義啊?自找麻煩嗎。
天下第一?還是虛名罷了。東方不敗倒是天下第一了,可“她”最後還不是躲在閨房之中繡她的花去。這不是通關遊戲,通關就算。這個世界既是武俠,同時也是人生。就算是得了天下第一又怎樣,還不是要回歸過上普通人的生活。
若學武隻是為了更好的活著,那自已這後世人來到古代後,還怕找不到辦法更好的活著嗎?因此,穿越到嶽不群身上,不僅沒有好處則罷,反而還會有生命的危險,而且還是一家全死的悲慘境況。
還好,這不是笑傲江湖小說中開場的那個年代,而是遠在二十年前。嶽不群不但不是華山派的掌門人,而且尚沒與寧中則成婚呢。女兒嶽靈珊那就更加沒有蹤影了。所以,小說之中的嶽不群那悲慘的結局可不會落在自已的頭上。要麼早早的想法避開,就算避不開,大不了投降好了,華山派的基業,關自已鳥事。
此時的文寧,也就是嶽不群,正獨自一人持劍站在思過崖上,一劍一劍的向前使著刺擊的動作。那動作既飄且虛,長劍的劍頭都不知刺到哪去了。幻想中是要刺向敵人的頭部,可每每出劍都是刺向敵人的前胸、雙耳外、或者是頭頂,最後還有幾劍是刺向半米開外的。
刺了上百劍之後,文寧有些喪氣的將手中重達五斤六兩的精鋼長劍拋在地上,一屁股坐在青石之上生著悶氣。穿越到嶽不群身上也就罷了,卻居然沒有繼承原來嶽不群苦練了近二十年的武功。除了得到一身比後世更好的腱子肉外,什麼劍法、拳法、掌法、腿法、氣功、內功什麼的都沒有繼承。換句話說,此時的文寧除了力氣大點,身體強壯點,武功什麼也不會,還沒有原嶽不群的半絲記憶。
真是倒黴催的,這穿越也穿的夠徹底的,除了身體之外,一切的思想都是文寧的,跟原嶽不群沒有半毛錢的關係。隻是在外人看來,文寧就是嶽不群。所以文寧也隻能接受自已是嶽不群的現實了。
嶽不群用腳撥拉著地上的長劍,心下憤憤的暗罵,練了快一個月了,還是刺不準。主要是這劍也太他娘的重了,遠比後世的武術表演用劍重多了,到底是殺人的劍,用料就是足。聽小師妹寧中則說,在五嶽劍派之中,華山派的劍法劍走輕靈,這製式的精鋼長劍還算是輕的了。
以東嶽泰山派為例,泰山派的劍法古樸厚重,是從秦漢時期道家秘籍之中所流傳下來的,製式長劍也是普遍寬大厚重的古劍式,重達九斤以上。而中嶽嵩山派劍法是從戰陣之中演變而來的,用法如同長槍大戟,黃沙滾滾,製式長劍即長且大,就如同軍中的斬馬劍一般,少說也有十二斤以上,派中高手多用十五斤以上的重劍。而北嶽恒山派劍法綿密,以守代攻,所用製式長劍與華山派略同,但人家是女人跟尼姑好不好,本身的力氣就不大。最後的南嶽衡山派劍法是以巧變迅捷為主,製式長劍多狹且薄,功力越深者,所用之劍越細越薄。所以製式長劍最輕,通常在三斤左右。最奇特的莫過於莫大的那把二胡柄中細劍,重不過半斤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