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章 基本操作(1 / 2)

車榮的回答,可謂是大出李塵所料。

在李塵猜測的幾人當中,無論鳳鳴竹,由任之,還是甄濯,林江,莫月河種種人物,甚至於和自己較為親善,好像因為曾經有所幫助而心生好感的齊悅天,他都不會如此意外。

畢竟人心是善變的,趙師匠早就教過李塵一個散修處世的道理,那就是人之於世,飄若浮萍。

翻譯成比較通俗易懂的話語,就是除了自己,沒有什麼人或事物真正可靠,萬事萬物,如同鏡花水月。

但這一番猜測下來,可還真沒有往死人身上去想,誰能料到,竟然會是羅長山?

“你的意思是?羅長山並沒有死,他騙過了所有人?”

李塵下意識的凝緊了法力,如同手腕扼住車榮喉嚨。

車榮也知道,這是自己最後的機會,想要讓李塵饒過他,就必須真正說服。

對李塵這種擁有一定實力的築基修士而言,簡單的威脅逼迫,除了觸怒,毫無用處,他隻能從李塵的角度,試圖為其判斷形勢,辨明利弊。

“不錯,羅穀主並沒有真的死去,你們太小看踏入生命之秘,以及擁有著豐富製作人傀儡經驗的偃者師匠了。”

“確實如此,你說得沒錯,我們太小看那種師匠了!”

李塵沉默了一陣,不由暗歎道。

尺有所短,寸有所長,正如自己在智能程序和符文禁製方麵有著常人難以企及的靈通,羅長山那種老怪,也必定在生命奧秘方麵擁有著深厚的積累。

如若他是壽終正寢還好,隻是被人襲擊,暗中下毒謀害的話,又怎麼可能輕易死去?

區區屍體而已,難道當真就眼見為實了嗎?

不,屍體對於偃者而言,不過是具“傀儡”!

這才是真正高明的障眼法,以一具築基境界的本命傀儡騙過所有人,純粹是利用了常人的慣性思維和認知偏差。

常人都會對自己認定的“常識”堅信不疑,思維的角度,也慣以感性,而非理性的角度去進行,再加上羅長山一死,他所騰出來的巨大利益……

俗話說,利令智昏,就是如此了。

“不過話說回來,真正蒙蔽人雙眼的,又豈止是偃者技藝?”

“這當中,還有巨大的利益啊。”

但對於車榮的話,李塵仍然有所保留,因為他無法確信,車榮所言就是真實。

如若他的幕後主使是鳳鳴竹或者由任之那樣的老怪,一切仍然合情合理。

他這麼說,也不過是故布疑陣罷了。

但李塵不會自己去妄下結論,一旦妄下結論,就跌入思維迷宮了。

一切真假,對錯的判斷,無非便是基於信息的總結而已,而信息,又來源於偵測的手段。

所謂智者,也不過是在信息的篩選和甄別有一套,並不存在那麼多智愚之分。

“看來,有必要改進一下輔腦的工作模式,增加‘機械心智’這一絕對理智狀態了。”

“如若如同程序一般思考,雖然死板僵硬了些,但卻不容易為外界紛雜所幹擾。”

“故布疑陣,障眼法,種種陰謀,陷阱,都能更加有效的看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