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個月時間一晃而過,不知不覺間,李塵等人已經來到金陽門腹地,甚至在此間小住一段時日,就等著中旬的慶典開始了。
這段時日,李塵和顧默成等人就住在金陽門安排的館舍之中,天天相互引薦,結交道友,並與門內派來的使者洽談,差不多也就對接下來的開拓之事心中有數了。
這一日,是三月初一,李塵再次來到幾名築基修士約好的舍中大堂。
有人通過門內關係弄來了一張數丈見方的巨大地圖,當李塵走進去的時候,已經有好些人在麵前站著了,見到李塵過來,都笑著招呼:“李師匠,來了呀。”
李塵回應道:“各位道友早。”
一名身材魁梧,高出眾人數個頭顱的魁梧壯漢甕聲甕氣道:“李師匠,我們正在商量確立封疆之事,不知道你心中是否已經有了意向?”
這人叫做厲風行,乃是一位金性強化的築基師匠,一身鋼鐵之軀經曆多番強化改造,強大無比。
但說起其造詣,卻又有待商榷。
因為說其不是師匠,因著修為提升,早已夠到及格線,說其是師匠,自身的知識積累和相關造詣卻又有所不足,在後續的晉升和強化之路上走得異常辛苦,遠遠無法和造化宗師匠相提並論。
這在草莽江湖之中絕不鮮見,大多數散修自封師匠者,都是這般的模樣。
他們大多都是民間匠人,實操水平或許還有幾分,但一參加宗門的考核,或者專業的測試,就得露怯了。
相比之下,宗門弟子和世家子弟更為注重學術方麵的成就,精力也投入在偃者造詣的成長之上居多。
若無此等才能,便會轉入戰鬥職業,或者其他庶政,生產之類的執事,盡量做到人盡其才,物盡其用。
厲風行也是感覺晉升之路已經走到了盡頭,再憑自己苦修下去,根本毫無出路,才會想到前來金陽門尋找機會。
倘若運氣好,他或也能夠得到門內大匠的賞識,擁有著更進一步改造,提升實力的機會,但是偃者造詣就不太敢多想了,也從未考慮過提升至大匠之事。
“是啊,李師匠,袁師匠,你們幾位先選。”
接著說話的是一名看起來頭發花白,已有近兩百年歲的老修。
他的名字叫做管黍,同樣是一位擁有著築基修為和實力,但是造詣卻停留在師匠水準,久久不動的人物。
和厲風行一樣,這些下位偃者,偽師匠,天然便擁有著對上位偃者,真師匠的憧憬和崇拜。
像他們這樣的人,自身的強化改造之路都走得較為辛苦,遠遠不如李塵等人這般造詣深厚的走得輕鬆。
李塵卻沒有急著挑選,而是看向身邊一名披著黑色鬥篷,看起來頗為神秘的修士。
她是一位女性的偃者師匠,號稱蟲師的馭蟲高手。
她就是老管口中所稱的袁師匠,其名為袁夕夜,算得上是整個來投修士群體之中,少數幾位和李塵一般,擁有著不俗功底和晉升潛力之人。
她若不投靠金陽門,此生極限或許也是達至師匠巔峰便再難有所寸進,但無論如何,都比之前的厲風行和管黍要高得多,未來晉升大匠的潛力,更是遠非前者所能相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