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道諸人,知識共享,交流互助……”
“說得容易,做起來其實還是很難啊!”
雖然近些時日,研究項目進展飛快,但李塵卻仍然發出了由衷的感歎。
“為何這麼說?”一旁的梅萱奇怪問道。
李塵道:“你看到了那些東西嗎?”
此刻,靈峰福地中,內穀府邸裏,李塵所處的實驗室多出了一些瓶瓶罐罐泡著的特異昆蟲和各類異種。
它們有的麵目猙獰,奇形怪狀,有的憨態可掬,呆萌可愛,有的蘊含劇毒,有的卻溫和無害,各自呈現出不同的外貌和特性。
“這些都是天地自然的造物,在各種環境之中成長,絕非廣雲一地所能獲得。”
“古時修士,修煉上進,亦有需求,但如此需求,如何能夠得得以滿足?唯雲遊,商業兩種手段而已。”
梅萱默然點頭,古時修士雲遊天下,與當今的獵妖人,尋幽客何其相似,名為逍遙自在,實則就是如同原始的漁獵民族,屬於非常低效的資源獲取方式。
及至坊市興起,雲遊至某地,也可快速采買了,才有所改善,各種資糧,材料,不再是有緣者得之,而是有錢者得之。
修真界由此而興。
有人將之神話,崇尚那種怡然自得,纖塵不染,毫無煙火氣的生活方式,但要他們回到古時修真界的環境,卻是萬萬不可接受的。
李塵甚哂之。
他指著自己所獲得的這些資糧,對梅萱道:“而今,它們都是通過發達的資訊網絡搜羅而來,相比以過去修士采用的雲遊探索和傳統商業手段,效率千百倍提升。”
“知識的獲取也同樣如此。”
“古代修士所能接觸的資訊量,遠遠不及如今我幾年所了解。”
“不過我也看到了,此間亦有未盡之意。”
梅萱問道:“你指的是資訊和思維的深度嗎?”
李塵搖搖頭,卻是出乎她意料道:“我並不覺得古人所探究的深度就一定超過如今,古人那是真的匱乏,物資匱乏,知識匱乏,才會往深度發展,被一些崇古貶今者吹捧上天而已。”
“我所指者,是明明能有更多修士參與其中,助我更快推動此一項目的進展,但卻仍然受製於諸般條件的所限,無法充分利用起來。”
“當然,我所推動者也並不意味著唯一正確的道路,偃者道途需要百家爭鳴,諸多偃者分散在不同的領域和行業自由探索,各憑本事競爭和發展,這才是最為合理的模式。”
“但,應以結果為標準。”
“如若我奉行此道,推崇此理,所獲得的結果是最好的,那它就是相對的真理,相對的正確道路。”
“古人的生活好嗎?古人連一定規模的凡民都養不活,修真界也是大小貓三兩隻,無限廣袤的諸天萬界,也就那麼三山五派,修士不過萬,遠遠不及如今矣。”
“我所指的未盡之意,也不是與當今時代的修士相比,就我所見,目前我所推動的物化國網絡,就是最佳的手段和工具了,我所指的,是它和它自己相比!”
“我麾下的物化國,始終隻是內部的網絡,是廣雲和廣雲周邊地區的網絡,論廣度,未能推及諸天萬界,論深度,未能徹底掌控修士日常修煉,生活,上進,未能成為廣大修士不可離開的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