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光仿佛在這一刻凝滯,李塵神識如電,飛快思索著自己身份暴露之後的種種後續,但卻沒有絲毫慌亂。
因為他在來此之前就已經預料到了這三位儒道亞聖的難纏,如若自己沒有超凡脫俗的心神與智慧,根本不足以與之抗衡,因此,早就封閉自身生物本能與人類情感,轉為機械心智,以絕對理性配合虛擬人格來控製自己行動。
靈子化大腦的大腦運轉間,李塵飛快回過神來,非但沒有逃跑,反而還在三位亞聖麵前就地盤腿而坐,笑問道:“哦?何以見得?”
韓夫子道:“萬物有因必有果,有果則必有因,我從小友身上看到了來自顥海的因果,因而早知你是偃道的偃者大師。”
李塵道:“但就算如此,閣下也不應該知道我是李塵。”
韓夫子道:“數月前,我的確還不知你就是李塵小友,乃是後來才因著一件偶然之事得以知曉。”
“原來如此,是因果嗎?”李塵猜測道,“我本身應該沒有什麼破綻,大概是所作詩詞與經典文章泄了老底。”
韓夫子不置可否道:“其實我等並無惡意,小友既然能憑一己之力修煉至大儒境界,資質之強,世所罕見,何不幹脆就此投我儒門?”
李塵道:“這算是閣下的招攬嗎?”
韓夫子道:“非也,非是招攬!”
李塵道:“那這算是什麼?”
韓夫子不答反問:“在小友看來,何謂之道?”
李塵道:“這個問題太宏大,我一時之間無法回答。”
韓夫子道:“那,何謂之道途?”
李塵道:“大概是我輩修士所行之路,所做之事。”
韓夫子道:“然也,你雖為偃道大師出身,未必不可學貫儒,偃,武,法,成就我道新聖,以你之能,完全可以給我儒道帶來新氣象。”
李塵哈哈大笑:“在我看來,偃道為自然造化之大道,先天包容一切,你之儒道,也隻不過是在其下之一隅而已,試問閣下,會願意為了一棵樹木放棄整座森林嗎?”
韓夫子麵色微變:“偃道也不過是機巧之術之大成者,操弄機關甲人,傀儡機械而已。”
李塵道:“閣下所言,是百萬年前的原始偃道,而今偃道已經從最初本義發展至深,追溯到了煉製這些機關甲人,傀儡機械的材料,造化規律,又從這些材料,造化規律追溯至天地自然之理,正如武道最初也隻不過是打熬氣力,精煉血元,而後究及天人合一的道理。”
韓夫子讚同道:“無論你道,我道,最終都要歸於大道,此乃萬川歸海之理。”
李塵道:“但各道或有阻塞,寰通,路徑不一,優劣不同,迄今為止,最為接近自然造化的,還得屬我從外物修起的偃者道途,故而我道先進,為何還要從先進退回落後,真知灼見換成愚昧臆想?”
“再者,儒者修心,多是重在個人發展與社會製度,所謂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與我道探索天地自然造化的本義還是有所衝突的。”
韓夫子聞言,麵露若有所思之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