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宗師對雙方體製和各自特性早有所知,但聽聞李塵這一席話,仍然頗感新鮮。
他把靈峰福地視作凡俗的資糧,把高階修士和低階修士之間的關係視作生產與剝削,深刻揭示了修真界中許多現象的本質。
仔細想來,卻也有幾分道理。
修真界,修真界……
當真以為沾上了修真二字,就當真超凡脫俗了麼?
不過是力量加強版的凡人社會而已!
修真者也是人,可還沒有成仙成神呢,想要擺脫凡人社會的規律,得道成仙了再說。
可若是得道成仙了,那就是仙神,不是修真者了,都已經仙神你還修什麼修。
常人眼中的修真界,多是清風明月相伴,朝遊北海暮蒼梧,袖裏乾坤吞日月,終日閉關清修,參悟玄機,時不時遨遊曆練,斬妖除魔。
李塵眼中的修真界,卻是靈山福地,礦場藥園,研究生產,若非如此,何以供應?
修真界的飄渺出塵,超凡脫俗,就算是貴族的奢華,是依靠底層修士勞作貢獻支撐起來的,就算在古典時代,靈峰福地,靈蘊資源近乎唾手可得,也需要依靠人力去收集,不會自動飛到修士兜裏來。
那個時候,自食其力,或者等閑三五個門人弟子采集足矣,各個山頭小國寡民,似極原始時代的田園風光。
但隨著修士變多,資源緊張,靈峰福地必有其主,就無法做到了。
什麼叫做仙?山人之人為仙,這個山就是靈峰福地!
宗門世家應運而生,收徒也不再講什麼福緣悟性,而是看實力。
沒有靈峰福地修士如何,還不是給人做弟子,做門客,共同經營宗門大派,彼此爭鬥?
散修則四處獵妖,尋幽探秘,彼此之間還殺人奪寶。
修真界由此進入了弱肉強食的時代,神通法術不再是參悟大道的工具,而是殺伐爭戰,獨占機緣所必需。
修真界中的許多爭鬥,都是圍繞與靈峰福地相關的利益,仇怨和理念衝突而展開。
“難怪!難怪!”
“遠古蠻荒,古巫世代,仙道時代,近古複興,法道稱雄,再到我偃道出現……”
“一代一紀元,修真問道者如同過江之鯽,超脫者卻寥寥無幾,而且大多歸為仙神傳說之類,都是虛無縹緲。”
“反倒修真的停滯與輪回,在每個時代都清晰可見!”
“從古至今的修士們,除了修練就是鬥爭,日常作為有何本質上的不同?”
“這個諸天或許真的曾經出現過超脫者,但一人之超脫,於世無益,眾生依然還是沉淪!代代修煉,代代傳承,沒有革新,就沒有真正的變化。”
李塵聽著沈龍城感慨,道:“革新也是有區別的,仙盟之革新,與我偃道有本質上的不同。”
眾人盡皆看向他:“願聞其詳。”
李塵道:“仙盟資源充足之時,固然可以維持和平,互不侵犯,但隨著環境向好,宗門大派愈發壯大,招收的弟子越來越多,修練有成者也越來越強,這份脆弱的平衡就會被打破。”
“縱觀曆史,不難發現,每逢仙盟壯大之時,總要發生正邪仙魔之爭,亦或掠襲我道,發動各種戰爭,要麼是從我們處掠去奴工匠人,靈峰福地,各種資源,要麼就是死傷一些精英修士……總之,都是靠著此消彼長的方式將矛盾消除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