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這個孩子,沒事學什麼做飯啊,搞的全身都是,不怕人家耀邦笑話。”劉曉蓉看到姚若塵的閃躲和黎耀邦的尷尬,急忙上前,摘下姚若塵頭上的菜葉子和圍裙,解圍似的笑看黎耀邦。
“……。”姚若塵也不知道說什麼,明顯地感覺到了黎耀邦的不快,也不便再掩飾或是解釋什麼,隻是更拘緊地垂在原地。
“蓉姑姑最近恢複的還好嗎?”黎耀邦也隻是看了一眼姚若塵,淺笑一聲,問候了劉曉蓉。
“拖你和咳爺的福,恢複的還不錯。幫我問候咳爺。”劉曉蓉也是經曆一籮筐的女人,無論年齡還是閱曆,或是心機,相較之下,黎耀邦都有些微弱。
“好。”黎耀邦笑著點頭,又看向姚若塵,緩緩說道:“今天防洪紀念塔落成開幕,要不要去看看?”
“防洪紀念塔建成了?”姚若塵一臉驚喜地問道,因為她覺得,這個塔的落成,也有自己參與抗洪的功勞和紀念。
“嗯,聽說,晚上九點,江邊有煙花表演。”黎耀邦就知道,她一定會喜歡。
“好啊,好啊,我在文秀大街擺完攤,就過去,離的非常近哈。”姚若塵點頭。
“姑姑和奶奶,要不要也去轉轉?”黎耀邦禮貌性地探尋奶奶和劉曉蓉的意思。
“哎呀,你姑姑怕人多太鬧,我也嫌累,你們去吧,我們就在電視上看看得了,輕鬆,還不累。”奶奶笑著回複。
————————
文秀大街就在鬆花江邊的前麵,不足1000米左右的距離。
整個大街,尤以古老的俄式建築為主,因為是陳年遺留的曆史痕跡,這裏便以俄式的經營方式為主,錯落的角形屋頂,各具特色的俄式小店,加上半空中拉起的暈黃的彩燈,使這所街道極具人文色彩,又有現代都市的繁華與喧鬧。
道路兩旁的白楊樹,密密蔥蔥,枝葉繁盛,互相交緾在一起,便擋住上密布的陽光,形成一處獨有的陰涼!
露天的二層樓陽台上,常有不同的商家做各種娛樂宣傳,歌舞、音樂、器樂……都是這個街道尤為著名的原因。
外來的遊客曾評價文秀大街,是音樂之街,人們沐浴著江風,徜徉在音樂的海洋中,可以舒緩心情,減輕疲憊!
而在文秀大街中央的位置,便另僻了一條縱貫整條大街的小路,小路兩旁,都是各種小食,飾品,或是代表文秀大街特色的俄式商品。
姚若塵的地攤,就擺在街邊上,而這裏的小攤販和顧客,卻都極為安靜,就算討價還價,也是輕聲細語,客氣有禮,所以,姚若塵雖然賣的還不錯,卻要比在學校邊上的夜市來的輕鬆和愉悅。
黎耀邦一直坐在小攤位的後麵,有一搭無一搭地和姚若塵說著話。
直到不遠處的教堂鍾聲打響,二人才收拾好東西,奔到防洪紀念塔前。
壯觀!震撼!熱淚盈眶!
姚若塵聽著領導和人民感激抗洪人群的時候,想到自己在那一百多個白天和黑夜裏,運沙袋、慰問誌願者的點點滴滴,禁不住驕傲和興奮!
防洪紀念塔高22米,由立體塔身和附屬的回廊組成。塔基用塊石砌成,意味著堤防牢固、堅不可摧,塔基前的噴泉,象證勇敢智慧的濱城市民,正把驚濤駭浪的江水,馴服成細水長流,興利除患,造福人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