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三弟有了明顯的改觀之後,陳秋還想著和他聊一下之前他的那些所作所為,不過看到他現在的樣子之後,便放棄了這個打算。
以後時間多的是,有的是機會聊。
目送著陳秋離去之後,陳積開始慣性般的拿出自己自製的那支炭筆,然後開始在紙上寫畫起來。
現在他的心思還沒有轉過來,所以頂多就是臨時練練筆,隨便塗畫一下。
對於大哥陳稼的這個決定,陳積知道那不是一個單純的巧合,隻是他還沒有徹底的想明白這裏麵所隱藏著的東西。
從身體之前的記憶裏,陳積對陳稼算是十分熟悉,但熟悉歸熟悉,對於他的了解卻是知之甚少。
此前的陳積隻知道自己的這個大哥是洛州城裏的文絕,一身的才學簡直可以是無人能及。
因為他也是讀書人,雖然讀成了個半吊子,但起碼是入了門,不像二哥陳秋那樣,連大哥的才學厲害在哪兒都不知道。
所以對陳稼的感覺除了親切之外,剩下的就隻剩敬佩和五體投地了。
也可能是因為這樣,才使得他對陳稼的心思想法,從來沒有進行過任何的揣摩分析。當然,就算是有過揣摩,那基本也相當於瞎子摸象,什麼也摸不出來。
這種情況也就直接導致了,現在的陳積對這位大哥那熟悉而又陌生的感覺。
陳稼肯定是聰明的,這一點毋庸置疑。
陳積也是在這一點的基礎之上,才推斷他之前的那些將計就計,以及現在安排二哥回來的目的。
但是現在的陳積突然有種感覺,那就是自己的這個大哥陳稼,好像並不隻是聰明那麼簡單。
陳積自認自己也是個聰明人,不管是在前世還是來到這裏之後,這一點他從來沒有過妄自菲薄。而且如果起聰明程度的話,雖然比不上孔明仲達等古之先賢,但是要和自己的這位文絕大哥相比,那應該是在伯仲之間,不相上下的。
他一直都有著這樣的自信。
但是知道現在他才明白過來,世界上絕大多數的自信,真的是來自於愚昧和無知。
自己同樣也不例外。
就拿現在的事情來,在武陵王的長子和次子都已經在眼皮子底下的時候,江寧那邊的人為什麼還要讓陳觥改換世子,難道真的是自己和父親陳觥所猜想的那樣,這是一出離間計?目的就是為了用一個桃子讓兄弟三人陷入不和?
誠然,這確實算是一計,但未免也太過簡單零。
就連自己的二哥也能輕鬆的看出來,他能依然中計隻不過是因為太過衝動而已。
而就算是二哥陳秋在中計聊情況下,自己也隻是通過三言兩語就化解了這場幹戈與不合。那麼既然這樣的話,難道江寧那邊費勁想出來的計策就是讓自己這麼輕鬆的破解的嗎?
他們是不是太閑零?
他們不可能這麼閑,所以自己一定是漏掉了什麼,就連自己的父親陳觥也是一樣。
陳秋在出去之前,已經和他講過大哥在江寧那邊的安排和打算,這讓他更加確信自己的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