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朝迦葉雪山——
一片雪靄茫茫中,伽羅聖樹煥發著懾人的翠綠,綠瑩瑩的樹底下站著兩名身披大紅袈裟的俊俏和尚,二人皆是生的一副難得的好相貌,一人禪意飄飄,淡若流風回雪,一人瑰姿豔逸,皎若太陽升朝霞,風雪皆近不了二人身。
“寂然師弟,可是近日啟程回碧朝?”長相較清冷的那位光頭和尚淡淡地看著另一人,雖是禿頭,但是不掩其仙姿。
“玄濯師兄亦是吧?真搞不懂師傅他老人家想幹什麼,把我們都派回家,還說了結什麼紅塵,都皈依佛門了還提紅塵,真是夠無趣的。”風姿灼灼的那位鬱悶地摸摸自己帥氣的光頭。
玄濯和尚啟唇一笑,“師傅他老人家向來神機妙算,許是我們在塵間的因果未斷,還需了結方能回歸大道,吾打算三日後便前往雨花國,一切還是早了結為好。”
“也罷,我便與師兄一道出發吧,也算是有個伴。”寂然和尚驀然揚唇一笑,瞧這模樣,真不像方外之人。
真想看看母親他們看到禿頭的自己能有什麼生動的反應,也不知道自己提出的條件母親會怎麼辦,要成親?行啊,搞定了傳說中的那位長公主殿下再說吧。
“物極必反,情深不壽,慧極必傷,望汝二人此番回去,切記行善積德,救世人於苦難,阿彌陀佛。”縹緲的佛音穿越重重風雪,響徹二人的耳邊,伴隨的是石門沉沉關上的聲響。
“我佛慈悲。”玄濯、寂然想著聲音傳來的方向緩緩一拜,對望一眼,心中知曉師傅此次是要長期閉關了。
承恩侯府——
年邁卻依然精神奕奕的老夫人慈愛地看著一旁坐著,正在細細品茶的太子殿下,眼中的欣喜、讚歎一覽無遺。
“這陳年香山銀雪,殿下可用的慣?”
“回外祖母,此茶甚好,本宮這一趟叨嘮,倒讓您費心了。”太子微微一笑。
承恩侯老夫人舒心一歎,“殿下喜歡便好,今日,可是長公主殿下送殿下們來此的?”
“是的,皇姑親自送我和皇弟他們出宮的,約莫申時便來接,因此外祖母便不用忙活我和皇弟的晚膳了,此番出來,已是難得。”太子已有些了解皇姑的用心。
“殿下說得極是,想來,長公主雖多年沒回京,但向來是最惦記殿下你們的,在你們小時候,便愛不釋手,常常搶著抱你呢。”老夫人笑得略微感慨,真是歲月不饒人啊。
太子瞳孔微張,驚訝問道:“竟還有此事?”
老夫人替他續上一杯,“是啊,長公主殿下雖是極有個性,但對於陛下以及殿下慣是愛護的,就連你娘也曾覺自愧弗如啊。”
“外祖母對皇姑當年的事兒也有些了解吧?”看著應該不會像其他老封君一樣會在背地裏議論紛紛吧。
老夫人看著他,心念一轉,有些明白,“殿下說的不會是昭王殿下的事吧?其實,老身今兒亦是有事要托於殿下的。”
太子詫異,收斂愕然,沉吟,“外祖母請直說。”
“不知道殿下還記得你遠遊的小舅舅嗎?”老夫人想起小兒子便覺頭疼。
“自然,外祖母說的是那據說去了東朝大覺寺出家的寂然舅舅嗎?”話一出,看著老夫人一臉無奈,太子就知道自己一時失言了。
隻是,這小舅舅給人的感覺就像皇姑一樣,異於常人。
“殿下所言不錯,正是寂然,你那舅舅,老身前兒得到消息,你小舅舅被大覺寺方丈勸了回京,說是塵緣未了,老身便想著此事正好,他如今這年紀,也該成家了,便想盡早為他訂一門親事,去信給他,誰知.....”
太子眉頭一蹙,略有不解,這些事,應該還與仍是“孩子”的自己無關吧,“外祖母,可是有什麼難言之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