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行各業,應有盡有。
街市行人,摩肩接踵,川流不息。
有做生意的商賈,有叫賣的小攤販,有騎馬的官吏,乘坐轎子的大家眷屬,有身負背簍的行腳僧人,有嬉戲玩鬧的街巷小兒,街邊行乞的殘疾老人,瘦弱孩子。
兩人走到碼頭處。
碼頭商船雲集,工人們賣力地搬貨、卸貨。
碼頭邊小攤小販雲集,飲食攤,雜貨攤,魚鮮攤……這裏的小攤比大街上種類更多,價格也更便宜。
吆喝,討價還價……好不熱鬧
河裏船隻往來,首尾相接。有滿載貨物的商船,有供人觀光遊覽的小船,或纖夫牽拉,或船夫搖櫓。
河上有一座大橋,結構精美,橋上行人往來,絡繹不絕。
有人站在橋上與船上的人招手吆喝,有人站在橋上觀賞風景。
再往前走便到了郊外。
郊外住的大多是農戶人家,此時正是飯點,農戶家裏升起炊煙。
農戶旁邊雞圈裏的雞“咯咯咯”地叫著,好像在說“主人,我餓了。快來喂我吃穀子吧!”
羊圈裏的小羊羔跪在母羊身旁,如饑似渴地吮吸著羊奶。
田間小路上有人扛著鋤頭回家,有人還在麵朝黃土背朝天,埋頭苦幹。
“老二,還不回去啊!你媳婦等著你回家吃飯呢!”小路上的人朝著地裏的人大喊。
地裏的人直起腰,用肩上的毛巾擦了一把汗,扭頭回應道“我馬上幹完就回去了。”
柳青黛見到此情此景,想起了陶淵明的《桃花源記》中的那句“阡陌交通,雞犬相聞。其中往來種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
歲月靜好,人們安居樂業,勤勞樸實。
“琰曦,你經曆過戰爭嗎?”柳青黛抬頭看向旁邊的顧琰睎。
顧琰睎沉默了一會兒,答道“經曆過。”
顧琰睎十歲那年,接到他人生中第一單任務。那時正是戰亂期間,他惴惴不安地下了山,經曆了他人生中第一次戰爭。
“可以給我看看嗎?”柳青黛從來隻在新聞裏看過戰爭,但也隻是一小段畫麵,感觸並不深刻。
顧琰睎用木相術進入柳青黛的意識,將自己經曆過的戰爭重現在柳青黛腦海。
戰火紛飛的時候,天空沒有現在這麼藍,這麼明亮。
空氣中彌漫著死亡的氣息,殘破的屍體隨處可見。
街上一片荒涼,街邊店鋪大門緊閉。
農田因為無人耕耘,早已雜草叢生。
一群士兵闖進農舍,如土匪一般,搶走家禽家畜,又進屋到處搜刮糧食,珠寶。
“官員,求求你們,給我們留一點吧。”一位婦人跪在地上,抱住士兵的腿,乞求道。
士兵一腳踢開那婦人,抱著糧食,揚長而去。
軍營,抓到的戰俘會被關在一起,然後被一起送去刑場,最終屍體被隨意丟棄在亂葬崗,亂葬崗屍體堆積如山,周圍的土地被血染紅。
顧琰睎隻展示了一小部分給柳青黛看。
柳青黛睜開眼睛時,已是淚流滿麵。
顧琰睎抱著柳青黛,任由她在自己懷中放肆痛哭。
這時候,柳青黛已經知道自己的選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