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九十四章 你已經見神了吧(1 / 2)

若是尋常的練武之人,肯定會覺得化勁既然是在暗勁之後,那就是說當暗勁練到頂點、巔峰之後,自然就能夠進入其中。認為化勁,隻不過是更強的暗勁而已,能夠發揮出更強悍的幾重暗勁,而且體力、爆發力更變態、綿長。

其實是是並不是這樣,甚至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化勁等於脫胎換骨。

和暗勁有著很大的不同,不隻是實力的提升,更是境界的提升。

以太極拳中的攬雀尾一式舉例,宗風太極中,初學者是擠式後捋回胸前,而後下按小腹再前行按出,這在傳統功夫中叫做“正式”或“原式”。這種所謂的“正式”,意思就是更適合尋常人練武,按照標準去學,是能夠讓正宗太極拳不流失的一種方式。

但是隨著個人實力的提升,自然的會在捋回胸前,直接擠按前出,這就是“化式”。這是當實力達到了某一種層次,達到了一定火候,自然就會在原式的基礎上,進行再升級。換句話說,那就是進入了另外一個脫胎換骨,登堂入室的真正大家境界。

是有別於尋常武者的,一個非常重要的標誌。

所以當你一出手的時候,別人就知道你到達了哪一個境界,練到了哪一個層次。

同理,在掤之後捋回腰間小腹側,在功夫提升以後,也有可能轉化為雙纏大捋,此前的捋回腰間小腹側是以循經為主,養生為要;此時則以纏經為主,技擊為宗。這種化勁是體內內力達到一定水平後,他會推動形體產生變化。

以更好的適應氣血運行,得到提高鍛煉的效率。總而言之,暗勁其實在某種程度上來講,還隻是在打基礎的層次。化勁,則是超脫了打基礎的簡單段位,進入到更高深領域的象征。這就是為什麼有些人看似是擺著同樣的架子,一出手就截然不同。

每個人都要根據自己的武道新階段,做出相對應這個境界的調整。

這符合武功的基本規律,也符合人體氣血的運行規律。

“姚東嶽,雖然你們姚家的功夫很博大精深,但在我看來,還是有需要改進的地方。”

周奇此時已經來到了海岸線,“你站的樁有點意思,可還不夠。要想進入到化勁,站的樁也很重要。比如你們的樁,看起來就和太極的混元樁很像。但是並沒有得到神髓,這就是為什麼你們姚家隻能夠成為財富上的望族,卻很難成為北方武道方麵的大家。”

周奇說著,便兀自在原地站起樁來。

姚東嶽本來心裏還想著,周奇這句話恐怕是有失偏頗。畢竟他也不是國術的初學者了,自然知道站樁的時候,不能夠隻是站普通的靜樁,更需要身體有著微微的起伏。而他們的姚家混元樁,更是需要遙遙與天空中的星辰相對應,緩慢移動。

“我知道你現在的心裏肯定是在想,我實在是太小看你了。”

周奇笑著說道:“你一定在想,你肯定知道如何站樁,而且不能夠隻是站靜樁。但是你隻知其一,不知其二。你們姚家的混元樁,雖然是要和天空中的星辰對應,但對應的星辰不對。若是真的想要這麼練,那就一定得是虛宿星。這正是北方七宿之一,講究的是……”

聽到周奇的話,姚東嶽頓時感覺到一陣毛骨悚然。覺得周奇講的實在是太過貼切,忽然間有種豁然開朗的感覺。沒錯,就是這個感覺。他頓時覺得自己這麼多年的功夫都白練了,他也這才知道,為什麼他們姚家曆史上沒有出現過一個丹道的高手。

他們姚家的混元樁,隻是說需要和天空的星辰對應,但具體是哪一顆,卻並沒有說。

隻是在書中寫到,星辰是圍繞著地球運轉,而身體則要跟星辰,與地球同轉雲雲。

而周奇的這一番話,徹底讓姚東嶽茅塞頓開。虛宿為日,古人稱之為“天節”,也蘊意為天劫。這是個非常有意思的星宿,既位於南中正的冬至節令,冬至一陽初生,為新的開始,是大吉。但卻又附近有哭星、泣星,含有不詳、肅殺之意。

所以站這個樁,頭頂虛宿,就必須要有一種兩個截然不同的氣質、拳意在裏麵。一方麵給人春風化雨、如沐春風的溫馨感,一方麵又要有天地山河飄搖、血雨腥風,一將功成萬骨枯的肅殺之意。

而周奇之所以點出來,他們姚家需要對應的這個星辰,就是因為這非常符合他們。

姚家的拳法實際上並不精練,甚至可以說是兩個上古拳種的大雜燴。

不過也正是因為這樣的大雜燴,才天然有了可以修煉這個功夫的基礎。再加上姚家本身就是北方的家族,對應著這個北方的星宿,更加的能夠讓他們找到心靈上的歸屬感,也更加符合他們一脈相承的血統。

周奇說著,就微微閉上了眼睛,雙手環抱,開始站著混元樁。但是姚東嶽緊接著就感覺到了不一樣的地方,因為他感覺到,周奇的腦袋似乎是在動。似乎是在跟隨著天上的星辰,不斷地搖晃著自己的身體,但卻又好像根本沒動,非常的神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