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言清不大喜歡馮氏說話,卻又無法反駁。
阿爹也分析過,阿爹曾經說,吳誌安是兩榜進士,又出至候府,外任三兩年,就該調回京城進六部,不要說做到尚書,起碼也該是侍郎。
阿爹萬萬沒有想到,吳誌安會在外蹉跎這麼多年,回到京城,也隻是去翰林院窩著。
李錦琴“嗤”笑一聲,“唉喲,不是二嫂說的話,我還以為自己惹了不該惹的人了。
二嫂,你沒有見到,剛才八妹妹那樣子,好像吳靜跟白家小長房那人像是貴女一般,嚇得我們幾個大氣兒不敢出。”
李錦芯接過話道:“不過,我剛才去叫榮兒時,看到吳靜和白如月跟隨老夫人很親近的樣子。”
馮氏坐到周言清邊上,手端起桂花糕的碟子遞到周言清的麵前,“嚐嚐,今年新摘的桂花做的。”
然後看向李錦芯道:“四妹妹說得沒錯,在京城,世家大族裏,最講臉麵二字。
就算心裏有什麼,臉上也要裝得一團和氣。今日來府裏的,鎮遠候府隻有吳靜,隨老夫人自然要親近的。
但若今日府裏還有鎮遠候府的旁人,隨老夫人親近的,就不見得是吳靜了,明白了嗎?
唉喲,有些話兒,我也不能說得那麼明白了,有些話可意會不能言傳就是這個意思了,往後,你們慢慢體會吧。”
馮氏坐在一群小娘子中間,見眾妹妹仰慕的看著她,心情大好的說著自己的心得。
李錦琴崇拜的看著馮氏,“二嫂懂得真多,往後,還請二嫂多多教導我們幾個。”
其他人跟著李錦琴一起,向馮氏道謝,希望馮氏往後多多教導。
馮氏被眾妹妹讚得有些飄飄然,臉上『露』出的得意的神『色』。
她嫁到李府來,平日裏明裏暗裏的,沒有少對李錦榮進行說教,李錦榮從不把她的話放在心上。說多了,李錦榮嫌她囉嗦,見她就躲。
馮氏發自肺腑的自謙道:“妹妹們別說什麼教導的話,自家姊妹,說這樣的話就見外了。
咱們是一家人,妹妹好了,我這個做嫂子的,臉上也有光,對吧?
往後,妹妹們一定要謹記,就算交朋友,也是有選擇的,看看這人對你有沒有利?對你有沒有幫助?值不值得你為之付出時間和精力。明白嗎?
別像那誰,仗著長輩的寵愛,任著自己的『性』子來,你們看著吧,有她哭鼻子的一天。”
馮氏想著自己一顆真心對李錦榮,她的好心從來不曾被一家人珍惜過,心裏難免有怨氣,話語裏含沙『射』影的數道著李錦榮不知好歹。
李家姊妹一直看不慣李錦榮交好白如月,馮氏的話道出了她們的心聲,眾人紛紛點頭。
李錦棋看向馮氏,“二嫂,這些話,你該好好跟榮兒說說。畢竟,你是她嫡親的嫂子。或者,你跟二哥說說,榮兒聽二哥的話,讓二哥跟榮兒說說。”
馮氏搖搖頭,“沒用的,這些話,我不是沒有說過,你二哥是重情重義之人。
他惦記著白振天跟二叔間的那點同窗之情,以及和白家的同鄉之情,平日裏還勸著我,不要冷落了姓白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