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然,影視劇作品裏麵通過藝術手段描繪出來的風土人情,和實際旅遊是不同的。但無疑,能增加那份膜拜和憧憬的情緒。
這些風景絕對是很讚的,但遊走在景區之間,穿梭在時光和當代人生活圈子之間,反倒是那些當地的特『色』食品和小吃,讓我在親曆之後,有了深刻的印象。
比如說烤『乳』扇,餌塊,肉炒餌絲……這些小吃很便宜,而且很好吃!我作為北方人,也特別能適應這裏的口味。當然還有米線了!在全國各地都能吃到米線類的餐飲,但是都和雲南的不太一樣。
怎麼說呢?我個人認為,這個在米線裏麵專門放一勺子牛油的時候,還真有點的不適應!但是,喝起來那個湯,簡直爽爆了!大冬天熱乎乎的,沒有比這個更享受的了!
我對蒼山洱海的評價,非常高,楚楚也是這樣認為的。唯一遺憾的,就是沒有去爬蒼山。當我提出要求的時候,金夏沒好氣的說:這是什麼季節啊?上山的人很少,你們別去了,就在遠處看看就好了!
不過,即使是在遠處看,蒼山的俊美,十九峰的瑰麗,也是不需要過多形容的。這裏麵還有傳說啊,也挺有吸引力的!
傳說有一年蒼山腳下瘟疫流行,有兩兄妹用學到的法術把瘟神趕到山頂上,埋在在雪裏凍死了。為了使瘟神不得複生,妹妹變成了雪人峰的雪神,永鎮蒼山。
相傳南詔國王的女兒愛上了當地的獵人,但國王並不滿意,於是,公主便和獵人逃到了玉局峰頂,兩人結為夫妻。但是,峰頂氣候惡劣,公主難耐高山的嚴寒,丈夫便前往海東羅荃寺,盜取法師冬暖夏涼的袈裟,不幸被羅荃法師發覺,打入了洱海,化為石騾。
公主望夫不歸,最終憂鬱而死,她的精氣化為雲,每當此雲出現時,洱海便濁浪排空,這是公主要吹開海水,看到葬身海底的丈夫。
蒼山雪十九峰!在雲霧之中,從遠處看過去,真的很壯觀!我不知道神馬喜馬拉雅山脈是什麼樣,也不知道玉龍雪山是什麼樣,總之,看到蒼山雪峰之後,我頓時覺得這樣的白『色』清冷的山棱,更比青山蒼翠,有一種磅礴的氣勢,有一種深沉的飄渺。
洱海的話,金夏倒是樂得帶我們坐船遊覽。本以為遊人也不會多,但事實上,也並不太少。但坐在船上,看碧波『蕩』漾,看遠處的雪峰,再看點表演,喝點茶水,確實逍遙自在。
然後還去了風情島,也算是挺好玩的。不過在這樣山水秀麗的風景下,隻能算是一個局部而已,全都是碧波之下的映襯裝飾罷了。
最大的景點,就是洱海這一帶了。除此之外,金夏帶我們去了崇聖寺。
這座寺廟應該是非常出名的。怎麼說呢?我從小到大,除了北京的那些寺廟,也去過外省一些景區裏麵的寺廟,其實感覺大同小異。但盡管這樣,每一次到了寺廟裏麵,都會讓我有種肅然起敬的感覺,不自覺的心情和感觸就變得清澈起來。
或許這些寺院都是新修的,或許這些佛像都是近年的工,但那份在晨鍾暮鼓氛圍之中帶給人們的虔誠,是化不開斷不了的。
崇聖寺帶給我的感覺格外的雅致和古樸。三座塔就這樣矗立在那裏,經曆千百年的歲月,沒有變遷。就好像三個衛士,守護這這一方山水。(比喻如果不恰當,勿噴)
因為我們進寺的時間,正好是春節期間,香火非常鼎盛,很多當地人也來到這裏,請香還願,熱鬧非凡。
我上香了,也拜佛了,也順便隨了一點香火錢。許願的話,我確實也是許了。無外乎自己的那點事情,感情上的,賺錢的路子啥的,也算是很誠心。
但我是個比較隨緣的人,心意到了,也沒有說特別苛求什麼的,指望香火之間,就能心隨人願。更多的是感受一下這裏的氛圍,畢竟這個地方是我覺得跟天龍部這部小說,關聯最多的了!
可是跟我三人行一起來的兩個女孩,卻都表現的格外虔誠!
楚楚想必是有所求,一張漂亮的臉蛋表情非常的莊嚴!然後虔誠的叩拜等一係列流程,嘴唇微微啟動默念有詞,最後從錢包裏麵取出了兩百塊錢,隨了香火!
那個金夏就更了不得了!就好像這裏許願百分之百能實現一樣!許願之後,也取了好幾百塊錢(我沒看清到底是多少,但肯定不止兩百),隨香火。
從崇聖寺出來,我鼓起勇氣跟金夏開了個玩笑,我說你剛才隨了這麼多香火,身上還有錢麼?
金夏立刻瞪了我一眼說道:我給多少錢要你管啊!再說,我沒錢的話,你還要給我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