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城後山外,晨霧淡淡彌漫在四周,讓人不覺有些涼意嗖嗖,頗感陣陣冷意。
恨天走在山路小道間,一身灰色清衫,迎著清晨第一縷陽光,遙望平青山,朝著清山寺所在的集市走去。
四年半以前,恨天就是從土城出發,在這裏吃了碗麵,遇到那個神秘老道,說了一堆當時他還是拾寶時所聽不懂的話。
如今想想,恨天雖然依舊不懂,但這四年半的經曆,卻無疑不是印證了老道的話,又或者當初他聽從老道的勸說,之後的一切也都不會發生。
不會發生三年的山崖孤寞修煉,不會遇到紫豐,不會遇到王曲,不會遇到沈奎山和劉義,不會拜入未央宗門下,不會有之後的一切,更不會失憶到漁村,不會遇到小貝,不會……
有太多太多的不會,但這一切都在恨天,哦不,應該說當初還是拾寶的他,所選擇踏出那一步的刹那,便早已注定之後的一切,沒有不會,隻有發生的事實。
望著前方的集市,恨天一陣失神,心中更是百般滋味上心頭。
後悔了嗎?
恨天心中像是響起了這句話,但其身軀一直站在山路上,雙眼有些迷茫的望著前方,微風吹拂而過,帶起他的長發,顯得異常的惆悵與落寞。
也許吧……
恨天淡然一笑,卻看不出他淡笑中所包含的各般感情,到底是為何,可能就見他自己都不知道,他心中的真正想法到底是怎麼樣的,因為現在回想這一切,都顯得蒼白而又多餘。
“難道真如那老道之言,凡與我親近之人,都會……”恨天輕喃道。
佇立良久,恨天才回過神來,起步朝著平青山走去,淡淡的清晨水霧中,傳來幽幽之聲,隱隱透露出淡淡哀傷中的執著。
原本根據之前所想,恨天是想沿著四年半前的道路,一直的走到平青山去,但就在剛剛的刹那一念中,他選擇了放棄,又或是說他認為根本就沒有必要,因為有些事都已物是人非。
所以,恨天在輕歎之中,徑直的朝著平青山走去,落寞之間,卻又顯現出一種蒼涼之感,使得他一路上遇到的路人,都以一種奇異的眼光看著他。
他們不約而同的看著恨天,沒有說一句話,即便是望著恨天走遠的背影,也都沒有說出一句話,像是受到了恨天個人心緒的影響,心頭也不禁跟著泛起莫名的壓抑感,沉重的心緒之下,不覺鼻間有些淡淡的酸澀。
此時此刻恨天雖然人走遠,但一路上散發出的無形之感,卻好像是在與這天地共鳴一般,對著這天地的每一草木的無言訴說,這是心的感覺,更是一種莫名的感悟。
這種感悟並非靈修者口中的感悟,也非世俗界凡人之中,那些隱士的心感,若是紫豐在此,定會大驚失色,因為這是專屬於恨天的一種意境,又或者說得更貼切一點,那是恨天的“道”。
道,恨天不懂,至少現在他根本不知道這是何物,即便當初紫豐與他說過,他也不懂,這便是道的神奇與無解。
奈何紫豐不在,但縱使是一名四劫修士在此,都能看得出恨天此時的意境,因為那正是他們急劇渴望卻百年、千年難得的一次感悟,一種對道的感悟。
不過,恨天此時的狀態非常的奇怪,因為他這算不得上是悟道,卻又古怪的有那種悟道的神韻與感覺。
一個畫師畫畫,不論畫師手中的毫筆畫的是什麼,即便是一副畫下來,畫紙上一點痕跡都沒有,那也是畫畫,又可以說畫畫的本身就是臨摹。
若是將畫師畫畫比作悟道,畫的事物都是一種臨摹,臨摹存在或是不存在的東西,都是在畫師腦中的印象,以毫筆將其臨摹於紙張之上,那臨摹出的那些神韻,便是恨天此刻的狀態。
可以說恨天此時的狀態甚是奇異,非悟道之奇異,而是不同於悟道的悟道,也可以說是恨天對往昔總結的一種感悟。
沒有什麼過多的言語與舉動,隻在心中冥悟即可,但恨天又是清醒的,甚至清醒的知道自己處於某種奇異的意境,或是沉醉或是清醒,隻在於他一念之間。
恨天沉浸在其中,這不是一種迷失,也不是一種沉醉,而是一種回憶,一種不願這麼快就醒來的回憶,縱使知道回憶的盡頭,他不得不將麵對現實的一切,但他要的就是這種感覺與感受。
就這樣在玄奇的意境之中,恨天雙眼有點迷茫的走著走著,也不知道走了多久,行過了多少山道,遇到多少路人,他都沒有去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