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個時辰之後,剛才還大打出手的四名高手,已成為不打不相識的好朋友。
他們知無不言、言無不盡,不知談了多久,那三個不安心吃水果的小家夥還時常插話搗亂。
"明玉兄,太陽的故事孩子們未必真得聽懂,但我聽得懂。我想問問,如果天上確實隻能有一個太陽上天,而且誰上天,必須由天下百姓決定,那麼究竟是有一個太陽好,還是有兩個太陽好?""天壇"恭恭敬敬地請教。
明玉心中已知天壇所言何事,他並不點破,報以微笑回答:
"如果有兩個太陽,一個太陽在天,一個太陽在東海,那麼在東海的太陽必然要想方設法代替天上者,卻不能真正大公無私地去監督。
如果天上太陽不得民心,那麼東海者自然可以什麼都不做,等著輪到自己粉墨登場就可以;
不過,如果天上的太陽深得民心,那麼東海者往往要不擇手段去破壞天空者形象。
而天空者為了維護形象,也不得不將部分為人類造福的精力用在和東海者的無謂爭鬥上。
如此下去,無論哪個太陽上天,都無法全心全意為民造福。
這豈不是更加糟糕?"
"我不這麼認為,"聖女也發表了意見,"如果這樣,豈不是天空太陽隻能要求自己更嚴格,如果太陽本身無錯,難道東海者能憑空捏造嗎?"
明玉搖搖頭:
"嗬嗬,憑空捏造,也並非不可能!
因為,東海者根本就無法忍受天空中的太陽總是他人。
再說,茫茫乾坤,哪裏有完美這個詞?
太陽也僅僅隻是個火球而已,它由很多部分組成,這個部分沒有錯誤,另一個部分還怕找不到錯誤嗎?
今天沒有錯誤,那麼十年、二十年前就沒有錯誤嗎?
反正要找太陽的優點很難,但是要找太陽的缺點卻容易得很啊!"
"不過,我覺得一個太陽也不好啊,一個太陽沒有潛在威脅,它豈不是可以任意而為?我在近年來的采訪中,可是發現了很多這樣的事情。"盈芳聽出弦外之音,也吐露出自己想法。
明玉忽然大笑,隨即解釋說:
"哈哈哈,其實問題根本不是我們需要幾個太陽,而是要讓天上的太陽不要獨斷專行,要讓它乖乖地為民造福,不然遲早它也會被人民射下來。
我們古國地大物博,每地風俗、語言都有區別,我們這個太陽是由各個部分組成的,原則一致,但彼此之間也有不同之處。
以一個太陽內監督機關的獨立運作,實現對執政者的約束,也並非不可能。
若是變成兩個太陽,就會像我國泰宛州,民眾自己先分裂成兩個陣營。
太陽之間再互相明爭暗鬥,國家便難以穩定,甚至就連雞毛蒜皮的小事都難以決定。
暫時在天上的太陽不能全力為民造福,國家發展必然會受到限製。"
"你真的認為,一個太陽在內部能夠實現有效監督嗎?"聖女發出懷疑疑問。
明玉肯定回答:
"當然,別忘了我們還有個賢者會,如何加強對天上太陽的監督,我們乾坤派也在摸索。
在這問題上,我倒是想到了我們古國過去的傳說:
在某個朝代,有個王爺叫八賢王,他生性正直無私、能識大局,對於皇帝寶座沒有什麼興趣,卻對國家興亡有極大的責任感。
老皇帝死時,賜給他金鐧,上可打昏君,下可打奸臣。
他拿著金鐧,監督皇帝開創出盛世。
這段故事經我考證,確實是虛構,但也說明,我們古族老百姓在幾百年前就已構思出最理想的監督製度。
也就是說,我們古國不需要多個爭權奪利的太陽,而是需要由賢者會賦予金鐧,而又受賢者會監督的八賢王啊!"
"正直無私、能識大局、對寶座沒有興趣、對國家興亡有極大的責任感?這樣的人到哪裏去找,何況要管理這麼大一個古國,還要找很多人才能成為八賢王,我看這隻是傳說而已,無法實現。"聖女不以為然地駁斥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