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卷 第四章 繁華都市(1 / 2)

十五天後,風揚在孔雀陪伴下,進入陌生卻處處充滿新意的城市,那就是聖羅馬第一都市--洛爾敦。

洛爾敦雖不是聖羅馬首都,卻是聖羅馬最繁華的城市,不但聖羅馬所有著名巨商都在洛爾敦設立了大本營,而且世界聞名的聖殿也座落於此。

如果說京城給人的印象是恢弘氣勢,而西京給人的印象是潔淨有序的社會環境,那麼洛爾敦給人的印象則是快節奏和新鮮感。

聖羅馬人從很久前便舍棄了肥大華貴的古羅馬傳統服裝,而提倡穿著輕便精悍、實用合體的服飾,這似乎意味著舒適與他們無緣,奔波勞累才是他們生存的意義。

洛爾敦街頭上幾乎處處可見高懸的西洋鍾,不斷提醒著人們時間在不停流逝。

城市中每個人都在緊張忙碌,無人敢做絲毫停留,好像多浪費一分鍾,就會失去生命。

經常有不少售報者往返穿梭於馬路、街道之間,他們的服務似乎永遠倍受歡迎,因為在大眾眼中,報紙提供的不僅僅是信息,更是創造命運的機遇。

還有不少年青人,騎著兩個軲轆的腳踏車在路上飛速行使,腳踏車前車筐和後架上都堆滿了快餐盒,據說這快餐隻用幾分鍾就可出爐。

不過,這些人可不是外出郊遊的度假者,從他們分別寫著不同店名的衣服上就可看出,他們的身份是來自不同連鎖快餐店的送餐員。

在分秒必爭的城市裏,送餐員的受歡迎程度絕不次於售報者。

偶爾,風揚也會看到有些孩子們吹著口哨、腳下劃著帶軲轆的木板去上學,或是看到噴著蒸汽而沒任何牲畜牽引的車子在馬路上行駛。

另外,這城市各個路口的交通指揮器,早已用不同顏色的燈泡代替了極易汙損的旗幟,在黑突厥所見過的垃圾木桶也都被賦予可愛動物的外形,成為繁華都市的美麗點綴。

在到達聖羅馬之前,孔雀曾告訴風揚:"在聖羅馬每天都會有空前但肯定不會絕後的新事物出現。"

如今看來,此話確實毫無誇張。但最讓風揚驚奇的不是新發明,而是在每座房間的垃圾箱裏經常可見完整無損的各種家具。

據孔雀介紹,家具都已過使用期,雖然它們看起來好像還可勉強使用,但聖羅馬人絕不會把這類物品繼續留在家中。

為防止出現意外事故,聖羅馬人往往會去購買新的替代品,再把用舊物品丟棄,即使暫時無法購入新貨,他們也絕不會勉強自己繼續使用隨時可能發生隱患的用具。

這種被古國人視為奢侈浪費的生活方式,卻極大地促進了聖羅馬交易市場的良性循環,更有助於減少對消費者的意外傷害和不必要損失。

聽了孔雀的介紹,風揚突然回憶起有關明玉的往事:

明玉所居住的奇幻居,本屬於他的親戚,屋中原來有個外表豪華的立式櫃,不過這櫃子的某櫃門因長期使用,四個合葉中已有兩個損壞。

艱苦樸素的明玉的親戚,依然堅持將這衣櫃當作寶貝不肯丟棄,甚至作為禮物留給明玉。

某天,這櫃門在明玉使用時,竟猛然傾倒,幾乎讓明玉身受輕傷,原因是上麵的合葉受中間支撐點損壞的影響而脫扣。

發現其中"奧秘"的明玉立即將整個櫃子扔出家宅,並用普通木箱代替了外表漂亮豪華的櫃子來存放衣物。

當明玉親戚發現此事,指責明玉不知節儉時,明玉振振有辭地狡辯:

"櫃子本身就是用來防止衣物被外邊塵土汙染、被老鼠啃咬的用具,櫃門更是櫃子的關鍵所在。

已無法完全修複的櫃門,就算我湊合修好,並繼續勉強使用下去,但不知何時又會舊病複發,損害我的衣物,或是趁我不備,猛然倒塌令我受傷,我也會成天因為它而提心吊膽。

如果我因它遭受損失,因此物是你在它已有弊端後送給我,我也必然會因此記恨你。

既然普通衣箱就能解決煩惱,我還留著無法徹底修複又會引起無數麻煩的豪華櫃子幹什麼?"

或許,明玉更適合聖羅馬的生活方式吧!

沒有多久,風揚、孔雀乘坐的馬車在漂亮旅館前停下,這旅館在古國和黑突厥很難見到,因為它居然高達五層,而東方最高建築也不過三層而已。

另外,進入其中,風揚終於見識到盈芳跟他曾提及可自動升降的"鐵籠子"。

在孔雀幫風揚辦理了住宿登記手續後,侍者殷勤地提起風揚的行李,並將客人們請入鐵籠子中。

侍者隻是動了下機關,鐵籠子大門便自動關閉,向上升去,不過區區十幾秒鍾,便到達風揚居住的五樓。

這種方式比走樓梯又省力又節時,讓風揚不得不感歎聖羅馬人的非凡創意和發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