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以來,西方國家大興商業,在管理學上頗有造詣。可能將新興學問與現實融會貫通,並取得顯著成績者,莫過於聖羅馬。
聖殿則是聖羅馬現代管理的發源之地。
麵對西方管理學的權威——聖殿三神,明玉毫不怯場,在他們麵前滔滔不絕地開始展示古國青年才俊學貫東西的當代風采:
“其實,賜教到不敢當,我就班門弄斧講講自己心得,還請諸位前輩指教。
在我看來,所謂‘管理’,重點不在於‘管’,而在於‘理’,管理的主體是人,目的卻是要通過對人的管,來理順各種內部關係和外部關係,最終形成‘各司其職、各盡其責、開拓進取、銳意求新、上下一心、進退一致、賢能者昌、不賢者退’的整體環境以及獨特文化,從而實現我方的最大利益。
管理之道有兩大忌諱:
一是隻‘管’不‘理’,這種管理隻重視強製性的‘管’,要求部下無條件服從,從來不重視靈活互動的交流溝通。
這雖然在短期內可以保證管理者的令行政通,但極容易扼殺下屬的積極性和創造性,最後隻剩下俯首聽命的奴才。
而且長期以往,必然容易引起被管理者的激烈反抗,使管理者的權力和地位岌岌可危。
二是隻‘理’不‘管’,這種管理片麵強調尊重被管理者,卻缺乏必要的製約管理手段。
最終,隻會讓被管理者越來越偏離上級要求,甚至淩駕於管理者之上,形成無政府主義,那就更加危險。
另外,我認為被管理者往往都有自己的利益需求,‘沒有永遠的朋友,隻有永遠的利益’,這不僅僅是政治家們之間的規律,同樣也是管理者與被管理者之間的不變定律。
利益需求其實多種多樣,絕不能一概而論,隻要能真正把握,就可製定出有效的管理製度,再配以靈活的管理手段,將被管理者的利益和我方整體利益牢固結合。
那麼,被管理者必會心甘情願為我方所用,為實現我方利益而奉獻自己的才智。
我個人曾將管理關鍵原則總結為十六字,那就是
‘利益調節,獎懲有製,剛柔並濟,張弛有方’。
如果以此原則為中心,再通過管理者的個人能力和經驗,將‘管’與‘理’有效結合起來,就必能實現管理的最終目標……”
“哼,我還以為是什麼遠見卓識,原來也隻是‘人治’之道的老生常談,比起我們聖羅馬的‘法治’之道真是差遠了!”階下站立的天蠍故意大聲嘲諷。
由於聖殿三神事先規定今日之會,與會者都必須使用古族語,所以他的譏笑明玉自然聽得懂。
朱庇特正要嗬斥天蠍的無禮,卻被明玉示意製止。
他起身下階走到天蠍麵前行禮說:“根據您的盔甲推測,想必閣下就是天蠍,對嗎?”
天蠍對明玉翻翻白眼:“是又怎樣?”
“嗬嗬,沒什麼,隻是你讓我想起了天蠍星座的神話故事。”
明玉在眾位聖殿武士麵前邊踱步邊借題發揮,繼續款款而談:
“古希臘神話中說:太陽神的兒子法厄同為了自尊,懇求太陽神讓他駕馭太陽車,結果他的胡亂駕駛,對天下蒼生造成極大災難。
天王宙斯,也就是你們古羅馬神話中的朱庇特,和他的妻子赫拉同時發現此事。
天後赫拉放出一隻毒蠍,想殺死法厄同,結束災難。可是性急的宙斯也同時放出雷電,將法厄同劈死。
那隻毒蠍呢,不幸受到連累而死去,赫拉憐其無辜,便讓其成為天蠍座。
為什麼同樣的太陽車,太陽神駕駛就可造福四方,而法厄同駕駛則會禍害蒼生,甚至為自己帶來殺身之禍呢?
我看重點還是在於這關係大地興衰的太陽車,究竟是什麼人在駕駛?而不是太陽車本身的問題。
你天蠍所說的‘法治’,就是以明文製度為標準去管理國家,合法則興,違法則衰。
而‘人治’,則是通過德才兼備的管理人才去實行有效管理,實現管理目標。
法是死的,人是活的,‘法治’最終還是要通過‘人治’才能充分發揮其作用,將負麵影響減少到最小。
所以,我認為在管理上,‘法治’隻是個標準,卻不是全部,它是‘人治’的前提和標準,為管理人才提供了依據。
但管理遇到的問題千變萬化,再完善的製度也無法妥善解決,這就需要管理者根據實際情況因事製宜、靈活掌握,為實現整體利益目標,采用不同的管理手段,以實現最好的管理效果。
人的因素,始終是管理中最需要重視的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