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元愷在江南當地官員府邸住下後便就在忙著賑災的事宜了,此次旱災不同以往,這次旱災是早就發生了的,是當地官員知情不報才造成的在這寒冬臘月許多江南的老百姓無家可歸,沒有糧食可以吃。
這早已使江南的老百姓們積怨已深他們覺得是朝廷對他們不管不問,他們並不知道其實是地方官員瞞著上級,知情不報。所以邵元愷此次前來的目的除了賑災還有挽回朝廷形象。
第二日,邵元愷起的極早,用過早膳後便急忙的去外麵視察民情。了解到以前的地方官員並沒有及時的開倉放糧並且向朝廷申報損失。所以邵元愷了解到這件事情之後,連忙通知當地官員開倉放糧,先救濟當地百姓。
現在的條件還不能開始賑災,現在隻有局部情況是穩定的,隻有等到全局基本的穩定後才能開始進一步的賑災。現在可以先將江南的周邊城鎮也設立上粥棚,先救濟一些逃荒到臨近城鎮的災民。
邵元愷在一步一步的實行他的計劃,每一步都很緊湊,不出幾日,難民情況基本穩定下來,這時候就要開始城鎮建設了,邵元愷和當地官員一起為難民搭建了避災棚,供難民暫時可以有個休息的地方。
邵元愷在賑災的時候已經徹底的挽回了朝廷的大部分形象,這讓他在江南獲得了不少的民心,遠在京城的皇帝當然也聽說了邵元愷出色的表現,他在心底也是越來越承認這個兒子的辦事能力,也是越來越喜歡這個兒子了。
皇帝現在在心中也在盤算著了,眼看自己年紀越來越大,身體也越來越虛弱,雖說已經有了太子,但是邵元髆的身子竟然還不如他的父皇,也是越來越虛弱,甚至一連幾日病的不上早朝。
此次江南賑災若不是太叔毓祺先自告奮勇,皇帝是想派邵元髆去試試的,奈何中間有發生了素成公主的事,太叔毓祺也沒去成,恰在此時邵元髆竟然也病倒了,若不是邵元愷毛遂自薦皇帝還真不知道派誰去呢。
不過也正是邵元愷的毛遂自薦才讓皇帝看到了邵元愷的能力,不僅不比太子差,在所有的皇子中都要數佼佼者了,甚至遠大於皇帝自己的能力。
薑淑妃為自己生了兩個兒子,能力都不差,奈何邵元青體弱多病並不過多接觸朝中之事,皇帝現在有點後悔自己過早的選出太子了,不過選了也是可以換的。
在江南待了半月之後,邵元愷基本上完成了賑災的事務,而且在這期間他與底層人民一起勞作,親民的形象為自己積攢了不少的人氣,邵元愷決定了,再過幾日便就啟程回京。
在邵元愷啟程那一天,天上又飄起了鵝毛大雪。
“齊王殿下,您確定不再待幾日,待到雪停再啟程返回京城嗎?這大雪路上恐怕不好走。”江南地方官關切的對邵元愷說到。
“不必了大人,多謝大人美意,隻是本王的皇姐前幾一些日子死在去江南的路上,本王因賑災沒有趕上皇姐的葬禮,本就過意不去,現在得抓緊去皇姐墓前請罪才是,不敢再在路上耽擱了。”邵元愷真誠的說到。
現在在江南人民和地方官的眼裏,邵元愷就是一個彬彬有禮的謙謙君子,而且有能力。當然邵元愷真的是有能力,也真的是親民,對人民是彬彬有禮,可是他對權力卻不是這樣的,在權力的麵前他邵元愷當真做不到彬彬有禮。
“那齊王殿下您路上小心。”江南地方官員行了禮送走了邵元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