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雪的耳邊一直響起剛才邵元青臨走時說的那幾句話。
終於,如雪和邵元青之間的事情算是有了一個明確的結局。
不是同一個世界裏麵的人,沒有走在一起,不知是遺憾還是幸運。
邵元青一直惦記如雪的心思終於也是可以放下。
太叔毓祺憑借自己高情商的處理辦法,得到了邵元愷的高度信任。
匡複華國起始階段,太叔毓祺還需要一些才人,這些都得到來自邵元愷的幫助。
為了迅速地恢複朝綱,太叔毓祺去到各個以前華國舊臣居住的地方去尋找他們。
十五年的時間過去,有的舊臣們已經不在人世,有的已經白發蒼蒼,大部分的也依舊身體強健,可以繼續的任職。
當太叔毓祺親自登門去拜訪他們,他們來淚縱橫,表達出自己期待這一天也期待了十五年。
就在時間都過去這麼久,有的舊臣甚至以為自己的一身才華無處施展的時候,太叔毓祺帶來他們新的希望。
這些舊臣們義無反顧地同意太叔毓祺的盛請,都十分願意地再次回到華國的朝政之中去。
異國他鄉的這些年當中,舊臣們的生活很不好過。
在這個地方,他們不敢透漏出來自己就是覆滅的華國的遺民,這樣會遭到本國人的嗤笑和排斥。
舊臣們帶著整個家族遷徙到此地,幾乎是過著隱姓埋名的生活。
這樣做的另一個原因,就是害怕衛國的人還會斬草除根。
請到了大批信任的昔日舊臣作為朝廷之中的中流砥柱,太叔毓祺還在那些榮國遺民之中廣招賢士。
整個榮國上下貼滿了這樣的告示,這個消息也是傳到附近其他的國家裏麵。
一些一腔愛國熱血的學士們看見或者是聽說這樣的消息,都紛紛前來號召。
不出一個月的時間,經過太叔毓祺親自層層甄選,一大批擁有真才實學,政治能力的賢士們脫穎而出。
與此同時,在原來華國的廢墟之上,太叔毓祺招了大量的勞力去新建起來一個和原來一模一樣的華國宮殿來。
看前來,一切都又是回到原來的模樣,但其實,早就是物是人非。
擇了一個黃道吉日,太叔毓祺終於是穿上了那明黃顏色,隻屬於一國之君才可以穿上的龍袍。
新組織起來的群臣百官們相聚在大殿門前,隊列整齊地站於兩側,等待他們新皇的到來。
另一頭,是同樣一身鳳袍加身的素縈手挽著手地站在太叔毓祺的身邊。
當然,身邊還是他們年幼的女兒若遙,現在也已經是華國的若遙公主。
三個人十指緊緊地相扣,一齊走上了登基的長階,一步一步向上邁,就像是這十五年來,太叔毓祺一點一點去實現這個抱負一樣。
“吾皇萬歲萬歲萬歲萬萬歲。”群臣百官們一齊喊道,聲音振聾發聵。
太叔毓祺迎著耀眼的陽光,在眾人的注目之下,坐上坐高處的那座龍椅之上。
抬眼看看麵前的這番景象,太叔毓祺的心裏是百感交集。
這個場景是多麼次的出現在他的夢境之中,今天,終於是在現實生活之中發生。
整個華國頓時又變得生機勃勃,這一天,華國的街道上麵人滿為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