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醍醐灌頂(1 / 2)

張鶴城和我本想著在開完鄉大會之後再去海寧,但計劃沒有變化快,我剛回到坎杖子沒幾天,薛翰林就又來了,一聽說我和張鶴城要把山上現有的果樹砍掉賣了,給移栽的核桃樹騰出地方,他二話不說就拍板那些樹他全要了,反正給災民蓋房子也需要木材,張鶴城說大大方方的,雖然是就地取材,但還是按預算的價格給。

我和張鶴城頓時大喜過望,要知道這次撥款中木材的預算款可不僅僅是成本那麼簡單,他不僅包含著中間商倒賣的加價,還有運輸的費用也算在其中,現在他把這部分款項也加在裏頭一起都給了,等於是鄉親們平白又撈著不少實惠。

不過這樣一來我和張鶴城一直擔心的問題就迎刃而解,張鶴城親自出馬,把下麵的村支書和村長都叫來開了一個會,折中了一下,按照各村上交的木材量把款項統一打到村財務,然後再由村委會發到鄉親們手中,這樣一來這些村幹部也能從中撈到點甜頭。

等這些村幹部喜滋滋的回去之後,下麵就掀起了一股轟轟烈烈的砍樹熱潮,我和張鶴城一合計,離定的鄉大會日期還有小半個月,反正土地的問題解決了,會務的事交給了王勇,至於我們兩個在會上的發言材料,都是各自心中有數,既然沒什麼事,兩個人就踏上了前往海寧的火車。

但這一次坐火車我就沒有了第一次時候的新鮮感,車廂內空氣不好先不說,一坐還就是十幾個小時,要不是有張鶴城可以沒事聊聊天,我估計這一路我得無聊死,不過既然是聊天,話題自然離不開鄉裏的發展,也就不可避免的談到了鄉裏的幹部,可出乎意料的是,張鶴城第一個說的幹部並不是王勇,也不是張忠傑,而是財政所的所長許東升。

“許東升?我聽說他喜歡打點小麻將,每年都輸不少錢,我覺得既然是搞財務,選人用人還是要慎重點好。”

我看了張鶴城一眼,既然是他問,我就沒有必要隱瞞,然後想了想,又補充道:“不過人事這塊歸你管,我隻是提個建議,不過怎麼好端端的,提起他來了?”

“隻是想給你提個醒,因為我感覺咱倆私底下談起財務問題的時候,你對他似乎有些不待見,你年輕氣盛,看待問題總不可避免的有些片麵化,但存在即合理,讓他當財政所長,當然也是有原因的。”

張鶴城樂嗬嗬的笑道:“咱們縣財政局的局長也姓許,我這麼說,你明白了吧?”

“有親戚?難怪了。”我一點就透,頓時明白過來。

在體製內部,權力核心的體現,無非就是一個管人,一個管錢,如果說在黨務部門,組織部穩坐一把交椅的話,那麼在政府這頭,財政局更不是個簡單的地方,別看縣財政局的局長隻是個正科級,但卻掌管著全區的財政大權,涉及到全縣各個部門的財政經費和預算,絕對是各個部門領導一把手巴結的對象。

一個很簡單的例子,拿黃子浩來說,他林業局這一年招待經費加上辦公經費是五萬塊錢的話,如果和財政局長處不好關係,人家就給三萬,那林業局這一年的日子就緊巴了,連帶著內部的人員福利都受影響。

當然,林業局有上級劃撥的各項扶持資金,黃子浩會辦事的話也不指望著財政局的那幾個錢,但如果換成沒什麼經濟來源的群團部門的話,財政局長那可是萬萬得罪不起的。

鄉政府的財政雖然是屬於自收自支,但在很多涉及到資金問題上的時候,就不可避免的要和財政局打交道,所以許東升任這個財政所長,如果說是那位財政局長說了話的原因,那麼鄉政府也願意送這個順水人情。

“所以說啊,你別看咱們縣部門這麼多,人也這麼多,但其實裏麵很多東西都是盤根錯節和利益交換,就是再不起眼的人,他背後可能也有你惹不起的靠山,就拿許東升來說,雖然有些瑕疵,但你也要學會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張鶴城看了我一眼,若有所指道:“你還年輕,有些事眼裏揉不得沙子,但做官的境界就是多種花少栽刺,因為官場風雲變幻,誰也不可能掌握那玄妙的變化,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這是一個最簡單但也是最容易被忽略的道理,不得罪人的時候,盡可能的就不要樹敵,也許今天他隻是一個微不足道的小人物,但保不準三五年後你就落在人家的手裏,再退一萬步講,將來你有了子女,上學,工作,就沒有求人的時候麼,你的子女就沒有可能在人家手下混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