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0章君子愛財取之以道(1 / 2)

水至清則無魚,所以說薛翰林既然能爬上常務副縣長這個位置,即便是逢年過節的正常禮尚往來,我估計他個人的經濟狀況也絕對要比平常人家富裕很多,正所謂三年清知府十萬雪花銀,其實就是指這個道理。

不過薛翰林的確是一個值得信賴的人,這是薑家上上下下一致公認的事實。

因為我嶽父薑呈偉和薛翰林也算是舊相識的緣故,再加上對這位省人民銀行行長來說本身也不是一件多難辦的事,所以他並沒有過多的考慮就答應了幫忙協調融資的事情。

當然薛翰林在向趙靖川彙報的時候也沒有貪功,而是言之鑿鑿的把功勞都記在了我的頭上,在解決了資金問題這隻最大的攔路虎之後,野心勃勃的趙靖川終於可以開始放開手腳大幹一場。

不過話說回來,蔡公民倒還真是一個說一不二的主,在年底舉行的縣委常委會議上,趙靖川關於舉全縣之力圍繞仿古一條街發展服務業的議案獲得了全票通過,而薛翰林的辦事效率也很高,在拆遷工作開始之後,這位常務副縣長就直接一步到位把拆遷補償款劃撥給了陳銅雀等人,不過對於這筆款子的處置方式,他們倒是和我產生了分歧。

“如果不是看在你的麵子上,薛縣長也不會找到我們,所以這筆錢應該也有你一份。”

在杜寶安的店鋪裏,熱氣騰騰的火鍋剛端上來,陳銅雀就把一張存折推過來道:“常思,這裏頭有十萬塊錢,密碼是你兒子生日,你也不用客氣,反正你隻要知道我們賺的可遠比這要多得多就行,所以你大可以心安理得,就當是我們給你的中介費了。”

“那怎麼行,親兄弟尚且還要明算帳,更何況我壓根就什麼都沒做,這錢我不能收。”

我連忙擺了擺手,然而在聽到十萬這個數字的時候,我著實還是嚇了一跳,我承認我想過薛翰林的這個計劃會賺很多錢,但卻沒想到居然會這麼賺錢,難怪某些商人即便是削尖了腦袋也要和官場中的某些大人物靠上關係,如果不是親眼所見,我很難想象這種關係中居然存在著如此巨大的利益。

不過話說回來,別看陳銅雀和杜氏兄弟在這次的拆遷中賺得盆滿缽滿,但因為少了很多漫天要價的“釘子戶”,我敢肯定薛翰林反而會因此而節省下相當一部分專項資金,所以這對於合作的雙方來說,其實完全就是一個雙贏的結局。

不能不承認,薛翰林的確是一個非常聰明的人,雖然有一點違犯原則和相關紀律的嫌疑,但非常時期非常手段,我即便是對這種做法不太認同,但卻不得不敬佩他敢於先下手為強的魄力。

因為在規劃設計圖沒有出來之前,就算是有些人提前收到了風聲,我敢說他也絕不會輕易就把錢投進去,畢竟在沒法確定哪些地塊需要拆遷之前,誰都不敢冒那個風險,我猜薛翰林也正是看準了這一點,所以才會想出了這麼一個投機取巧的主意。

要知道對於陳銅雀來說,他本身就是一個不缺錢的省城大老板,再加上這幾年風生水起的杜氏兄弟,我估計就是在偌大一個湘雲縣,恐怕也找不出第二個這麼資金雄厚的組合,事實上在規劃設計圖出來之後,當那些野心勃勃的投機者準備出手的時候,卻悲哀的發現在市麵上早些時候還在轉讓的店鋪和地產早就被吃了個幹幹淨淨,不過話說回來,陳銅雀連所謂的中介費都是十萬出手連眉毛都不眨一下,由此可見他們這回的確是賺的盆滿缽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