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7章借題發揮(1 / 2)

劉家窯位於清河靜水縣中段,是個三麵環山的窪地,也正是因為這種地理條件的限製,所以這個鄉在往年都是縣裏防汛工作的重點。

接到了韓遷的報告,我自然是馬虎不得,立刻就通知並且率領了一個工作領導小組來到了劉家窯。

剛剛走上大壩,我就看到了河裏的水位測量杆,而這個時候紅色的警戒線已經在水麵下看不到了,情況可謂是十分危急。

“這樣下去不行啊…”

我一臉憂愁的望著波濤洶湧的河麵,由於劉家窯地勢比較低的原因,這場大雨如果再這麼繼續下去,即便是堤壩不會垮塌,等水麵漲上來以後也遲早會漫過去,我根本就無法想象附近村莊被水淹沒的後果。

這個時候縣水利局的局長劉存希走了過來,請示道:“武縣長,你看現在這種情況,咱們該怎麼辦?”

“劉局長,往年咱們遇到過這種情況嗎?應急預案又是怎麼做的?”我輕聲問道。

說來慚愧,因為我才剛到靜水縣任職不久,而且最近又把主要工作精力放在了安全生產和東海機械廠上麵,所以說別看“農林水”這三個領域都歸我分管,但是我還真沒怎麼上過心。

“往年吧…雖然劉家窯河段一直都是防汛工作的重點,但是自從我上任以來,還真是沒遇到過這種水位超過警戒線的情況過。”

劉存希一臉為難道:“武縣長,不瞞你說,現在的應急預案還是很多年前製定的,一直都沒有怎麼變過,如果按照上麵的說法,當前的緊要工作就應該通知群眾準備轉移了。”

北方不像南方尤其是南海那些地區頻繁降雨甚至是刮台風,雖然每年的汛期都很受重視防患於未然,但真正發生危險的時候還真不多,久而久之大家多少就會產生一些怠慢的情緒,所以某些應急方案之類的東西被換湯不換藥也很正常。

我沉吟了片刻,讓韓遷把不遠處的劉家窯鄉黨政一把手也叫了過來,然後吩咐道:“從現在開始,你們要派專人二十四小時值守在堤壩上,並且每隔兩小時向防汛總指揮部彙報一次水位的上漲情況,同時鄉裏麵也要挨家挨戶的通知到了,讓他們提前做好撤離準備。”

聽我這麼一安排,幾個人互相對視了一眼,最後還是由劉存希開口問道:“武縣長,話是這麼說,可是組織撤離這麼大的事,要不要縣裏開個會研究一下再說?”

“嗯,你們先按我說的辦,我這就回縣裏去請示明海縣長。”

劉存希說的很對,其實在任何時候組織群眾撤離都不是嘴上說說那麼簡單,要涉及到生活補給和各項基本保障等方方麵麵的工作,這些顯然不是我一個副縣長所能協調的,不過在臨走之前,我還是沒忘了囑咐道:“另外你們把負責防汛各個崗位堅守工作的人員名單統計出來,等汛期過去以後我跟縣裏請示請示,多了不好說,發點辛苦費獎勵一下應該還是沒什麼問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