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的四月是個春暖花開的季節,俗話說一年四季在於春,在市裏接連召開了全市經濟工作會議和全年重點工作會議之後,縣委縣政府大院裏已經按照上級領導講話精神緊張的忙碌了起來,而在以向明海為首的政府領導班子忙到腳打後腦勺的時候,我卻是非常的悠閑自在。
恰逢周末,等吃過早飯以後,薑家小樓就全員出動了。
方浩的車上除了自己的母親和妹妹方小青之外,還有年輕的保姆小婷,而我則是帶上了薑雨薇和兩個兒子,兩台車一前一後的駛出了小區,僅僅是半個多小時之後,我們就來到了靜水縣轄區的小涼河邊。
與往年略顯荒涼的玉米地不同,在陳永江的開發之下,這裏已經成了一片鮮黃色的油菜花海,雖然才早上八點多鍾而已,但是前來踏青的人們已經隨處可見。
尋了個河邊相對人少安靜的地方,方小青和小婷往地上鋪了一塊大野餐布,安頓好了兩個兒子在上麵玩耍,薑雨薇就湊到我旁邊舉目四望道:“常思,你還別說,這地方弄的是挺不錯的。”
“那是當然。”我有些得意道。
雖說眼前的這片油菜花海是陳永江想出來的主意,可是具體實施前期工作的卻是我,毫不誇張的說,和老百姓打交道可真的是非常不容易。
本來按照我的想法,反正都是穩賺不賠的買賣,隻要拿著已經簽署好的各項合同說事,小涼河附近的老百姓應該很容易接受才是,然而事實卻根本就不是那回事,他們的思想僵化比我想的還要嚴重。
雖說有村幹部在場幫忙做思想工作,我也拿著隨身攜帶的計算器給附近的老百姓們都算好了賬,可是他們根本就不相信自己從來沒有種植過的油菜會帶來那麼多的收益,而是墨守成規堅持要種植玉米,給出的理由是除了可以賣錢之外,秸稈還可以喂養牲口和冬天有柴火燒,尤其是年長的老人更是固執,這給我們的工作帶來了不小的麻煩。
其實對於這種熱臉貼冷屁股的情況,說實話我也挺寒心和喪氣的,可這畢竟是一個發展的路子,而且我之前也在向明海麵前信誓旦旦的把牛皮吹出去了,總不能這麼簡單的就半途而廢,思來想去,我最後想出了一個折中的辦法。
在組織了相關村民代表召開會議之後,經過協商,最後決定通過土地流轉的方式,小涼河附近的老百姓以每畝八百塊錢的成本把耕地承包給新成立的農業合作社統一種植,要知道玉米就算是收成再好,到了年底收獲的時候,畝產最多也就是七百多公斤,按照縣糧庫提供的前五年收購價,平均以每公斤七毛錢左右的標準計算,除去種子和化肥農藥等雜七雜八的生產成本,老百姓每畝的純收入一下子就提高了近三分之一,而且還是承包款在簽訂合同的時候一次付清,雖說對我們所承諾的還將信將疑,可是當我和陳永江把厚厚一提包鈔票擺在老百姓麵前的時候,絕大部分人當場就和我們簽訂了合同。